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没事到桂平中心的文化广场凑热闹,

在广场一角见两个阿叔在玩一种比较少见的“棋”,

不过看了一会没全看懂,

看着这简单的棋盘,非常规的“棋子”,

还有他们的对弈手法,

觉得和以前玩过的一种“连三棋”有点相似,

棋盘图案不一样,也就有点不太确定,

观棋不语,也就没有多看多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来和网友一讨论,才知道,这种棋其实不简单。

也是属于一种智力下棋游戏,

和传统的围棋,象棋,五子棋一类比较类似,

只不过围棋象棋这些比较正规,显得“高大上”,

这种棋就显得比较“土”了。

这棋的叫法称呼很多,地方不同,叫法都不一样,

成三,打三,三三,连三,喊三,三子......等等,

但下棋的规则都大同小异,

都讲究“连三”,

即最主要的就是一方的棋子能出现三个连成一排一条线的情况,

那就可以吃掉对方一个棋子,

直到一方凑不够三个子即结束。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小时候玩过的一种“连三棋”也是这个规则,

只不过看这两位阿叔下棋的时候,

发现不单可以“食掉”对方的一个棋子,

还可以增加自己的一个棋子。

这就是区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连三棋”其实在八十年代以前流传还是挺广的,

现在也主要是上了年纪的人还在玩,

在八十年代以前生活经历的人才有记忆了。

因为那时代娱乐活动不多,电视都没有,收音机都不多,

那个社会环境下,各种体育活动器材也不多,

玩棋类游戏吧,围棋,象棋买正规的没钱,

自己做又复杂,

所以一些“土棋”就流传开来了。

这种棋的起源,有很多,每个地方都说的不一样,

所以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何人,现在都已经讲不清楚了,

只知道其中有一种说法,

这是广西,贵州一带的侗,壮,瑶先民传承下来的民间游戏,

是一种双人对弈的版图休闲娱乐棋类游戏,

后来慢慢流传开来。

这种“连三棋”不像围棋,象棋那么正式,也很简单。

像传统围棋,象棋,棋盘大,棋子多,

文雅“档次”显得比较高,

少一个两个棋子还能勉强继续玩,

但缺子多了,文雅之士玩起来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普及度还是有所限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三棋”就不一样了,没那么多的规矩,

棋盘可以做成正式的,也可以在地上用各种方法临时的随便画,

有用石头在地上画的,有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的,

反正就一个,只要能辨认出棋盘的连线就可以了,

棋子可就千奇百怪了,

只要是两种不同类型,或是两种可以区别的东西就行的,

甚至就地取材,随时随地可以玩。

像以前见别人玩的另外一种“连三棋”时,

一个用的是树叶,一个用的是树枝~~

石头,纸片之类,都是这种“连三棋”的“棋子”来源,

很接地气,很随便。

像在桂平广场看到这两位阿叔用的棋盘与棋子,

一块木板,几个镙母,几个圆胶,

不客气的说,这材质已经是“连三棋”中的“上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三棋”虽然看起来很土味,很不入流,很简单的样子,

但他和围棋,象棋一样,

都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智慧对弈游戏,

看起来棋盘只有不多的几段连线,二十四个点位,

但玩起来耗神烧脑的程度不见得比围棋,象棋低。

简单的方寸之间,照样可以形成一场讲究智慧,又厮杀激烈的博弈。

以前公园、街头巷尾,村头大榕树下,田间地头,

都可以看到有人随地画出棋盘就博杀,

如今时代环境变化,

年轻一代见都没见过,也不会有兴趣玩,

中青一代也在忙于各种生活奔忙,没空没队玩,

也就老一代人有闲心,没事找个老伙记一起娱乐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