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前围绕关税、半导体芯片问题以及美债危机进行博弈,但是最近,已经从过去的经济方面延伸到了更为敏感的军事方面。这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种相互不信任和较劲的状态。比起过去,中国已经不再只是被动应对和忍气吞声,我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捍卫主权的决心。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梳理,对今后局势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近年来,美国越发地针对中国,其实这一现象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已经有所表露,到特朗普上台之后,从中美贸易协定的矛盾演变成看不到尽头的贸易战开始,直到现在的拜登政府,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新疆棉”事件等,事关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等问题上,背后总有一只来自美国的“黑手”在操纵和干预。

关于为何美国在涉及到中国相关问题上的敏感程度如此之高,其实美国归根到底无外乎还是为了“利益”二字。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美国的崛起是从二战之后开始的,美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中立国,却是从战争中获利最多的帝国,靠着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延续至今。

因而如今在国际社会面临尴尬地位的美国,想要维持霸权地位,试图再次复制二战时期的战果,策划用一场大规模的“世界乱战”,延续美国的辉煌。除了目前已经炮制成功的俄乌战争外,逐渐成为世界中心的亚洲是美国最重要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美国正策划开辟亚洲战场

为何美国要实施重返亚太战略?近几十年以来,亚洲经济总量飞速增长,日本的复兴和繁荣,亚洲四小龙的突现以及中国的崛起等,持续六十多年的发展使得世界新兴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都主要集中在亚洲,世界地缘战略的天平也在日益向亚洲倾斜。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美国会将战略重点放在亚洲,亚洲不仅是全世界陆地面积最大,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北方四岛、台海问题等领土争端,濒临着世界两大石油中心中东和里海,还有一个与西方世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区别。

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存在也会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排挤和围攻的目标……如此种种,也不难解释为何西方舆论的主流中会有“亚洲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和声音存在。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大国崛起、联盟林立等等,在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眼中亚洲不仅是一个基于利益考量的“香饽饽”,更是一个碍眼的潜在的威胁。基于此,亚洲的地缘和政治决定了其已经具备了一切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条件,并且在美国的主导之下,中国似乎正在被有计划地推入这场被设计好的“亚洲大规模战争”的核心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战略调整和决议对于未来国际形势的走向产生了巨大震荡和严峻挑战,对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也会带来深刻影响。从美国历史上的战略选择来看,美国的对外战略谋划一切都是以主要敌人和对手来确定的。

21世纪初期,美国在许多世界热点问题上的主导屡屡碰壁,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军事问题和反恐安全等,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深受影响,而亚洲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国家则在迅速发展。

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决定重返亚太,提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获得主导权和控制地位。然而美国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遭受到重创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得到恢复,因此美国试图像二战时期一样通过搅浑水,站在一边“渔翁得利”,亚洲国家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得到和平调解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在于美国的不断干预。

一方面利用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来拉拢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盟友,借此实现对亚洲事务的全面把控,另一方面美国还试图在亚洲地区部署导弹威慑中俄。军事力量进驻加上拉拢盟友,美国想照搬二战之后主导中东秩序的那一套来重塑亚洲格局,激化地区矛盾之后,渔翁得利轻松的建立起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

美国向亚洲地区转移经济、外交和军事资源,本意并不在于和亚洲地区国家实现共赢,而是通过建立美国的势力来监控亚洲地区各个国家的发展,为日后美国主导亚洲地区提前铺垫。美国已经开始掀起在亚洲地区的新冷战,但中东与亚洲形势完全不同,且还有中国这样一个主张求同存异的大国存在,美国的如意算盘很难轻易打响。

在亚洲地区,中国无疑占据了最好的地位,可以辐射整个亚洲。而且通往非洲、欧洲和澳洲的直线距离都不是过于遥远,这样的区位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中国的崛起显然阻碍了美国控制亚洲的进程,近期亚洲地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隐藏着美国的险恶居心,比如美国通过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拉拢菲律宾一再挑衅中国。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有虚有实,有直接有间接,通过扰乱中国的周边环境来迫使中国作出战略选择。一方面是借此机会干扰中国视线,阻挠和延缓中国发展脚步,为美国在亚洲的其他盟友国创造发展条件,实现亚洲地区势力的重新洗牌;另一方面美国试图利用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全面的封锁和包围,干扰中国的多边外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美国的本质注定了压迫与反抗

美国为什么一定要不择手段地打压、遏制和围剿中国?这是中美关系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中美两国战略博弈的核心区。但一切都是美国的本质特性注定。

美国绝不允许其他国家崛起。美国的崛起史是伴随着世界霸权交替而演进的,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西方口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历史上美国先后干掉了英国、二战时的德国、苏联和日本,俄罗斯已经深陷泥潭,现在又瞄准了我们。看这几个国家,除了苏联和中国在制度、意识形态领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之外,英德和日本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导向上都是属欧美范畴的。

由此可见,不管美国讲什么价值观都是骗人的,所谓的自己人都不放过。这就充分说明,不管是谁危及美国的霸主地位,修昔底德理论便会降临在谁的头上。

因为美国是一个什么事也能干出来的国家,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和围剿是没有底线的。从血统上讲,英国和美国是父子关系,英国是他爹也照打不误,这种行为是我们儒家文化所不能接受的,但这却是美国骨子里的基因。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联手对俄罗斯展开大规模的疯狂金融制裁,美国一面要求欧盟斩断和俄罗斯维系数十年的能源纽带,在欧洲陷入能源危机的局面下,美国照样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廉价原油,同步将天然气以天价卖给欧洲,成了最大的赢家。

美国对盟友亦是如此,对俄罗斯的狠劲不用多言,对中国只能是有过之无不及。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美国无所不用其极,什么规则、道义统统都是摆设。

美国的本质特性,用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中国一个真理:彻底抛弃幻想,时刻准备战斗。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没有很苦,只有更苦。因为在美国的眼中,中国崛起就是原罪,必须打回到美军方曾经给中国划定的圈内,即喜马拉雅山以东,台湾海峡以西。

所以现在不管拜登政府作出什么样的承诺,都只是美国推进对华战略布局的权宜之计,这也是我们对美国要听其言、观其行的原因。美国是主动的事端制造和挑起方,我们被动地成为反抗的一方,中美斗争的本质就是压迫与反抗的关系。前驻美大使崔天凯曾经对中美关系定义:“(中美)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之”。这个表述可能是对中美关系最通透的定义,说透了中美战略博弈的本质和未来的出路。

也正是由于中美关系本质上没有回旋的余地,那么我们就必须做更完全的准备。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战略试探后,拜登政府转向竞争、合作、对抗,说明美国现在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备战之机,将中美彻底摊牌的时间推后至少一到两个美国总统任期,中美竞争提前进入战略对峙期,从长远看是对我们有利的。想要终结这场大决战,实力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时间对中美来说是最宝贵的,所不同的是,时间拖得越久对美越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亚太战略?

从地缘上看,亚洲被认为是占领世界、掌控全球的必要目标,那么中国就是处于世界心脏地带的核心位置。似乎只要美国想在亚洲策划一场大规模战争就必然爆发,但是二战时期美国能够通过战争获利,并不意味着现在美国仍旧拥有这样的机会和实力。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对抗不如对话,作战非但对于双方没有丝毫好处,也会对周边国家和世界地区安全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和震荡。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羸弱的大清遗留产物,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现在的中国已经可以独立发声,坚定地站起来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可以反抗并且不惧威胁。

对此,中国需要警惕的不只是美国敢不敢直接开战,更要警惕美国利用一些亚洲国家干扰中国的周边外交,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激化。到那时,中国原本处于亚洲核心的优势地缘位置,反而会变成众矢之的,四面楚歌的态势会对我们非常不利。

因而中国不仅需要与相邻地缘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与此同时,实力才是最强大的保障,发展科技和军事力量,成长为一个具有威慑力的大国才是万全之策。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是不能变动的,但是可以采取变化的地缘战略,中国立足周边,放眼全球,取长补短,开拓“大陆强国”战略,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主动出击,消除周边的威胁,营造一个稳定和平的周边地缘环境,发挥出中国地缘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美国亚太战略给中国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当然,要想打赢这场世纪之战,信心是第一要素!现在美西方依旧在玩命制裁围堵中国,而中国却一直在美西方短暂领先的岁月里严防死守并突破。大家千万别轻信公知内奸们对国家民族的污蔑,如果中国真的那么不堪一击,也不会是人类文明历史上唯一活了5000年的文明奇迹;中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起起伏伏,到今天又返老还童般站在了全球领先的位置上,中华民族永远不死和终究复兴是铁一般事实,凭什么一个仅仅百来岁的美国,就能够颠覆了这5000年的长寿规律?

所以,西方世界恐怕得永远面对中华民族的不可战胜的神话。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确实可以在任何摇摇欲坠的形势下慢慢翻盘。现在的围堵或者制裁,变成了在中国整体强大之下的疥癣之疾,请问大家到底有什么好怕的,有什么好悲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