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

乒乓球,大家都不陌生吧?是我们国家的国球,在它的身上还有和国家关系相牵连的大事呢!1971年的一场乒乓球外交,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策划下,让这个小小的乒乓球带动大球转动,实现中美关系的破冰。197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这意味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并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从此中美两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之后的建交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访华

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同样是在亚洲的日本也开始向中国伸出友好建交的手。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面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的想要同我国建交的要求,我方做出了正面积极的回应。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华,冰封多年的中日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真东渡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东部的国家,从古至今交往的历史非常漫长,关于两国之间的交往,有许多古书记载,也有不少的传说故事,间接说明了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非常深厚。其实,在古代,日本曾经是一个附属于我们中国的小国家,在唐朝的时候还多次派来遣唐使节向我们学习,还有鉴真东渡传递佛法等。

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满清王朝腐朽衰败,闭关锁国更是阻碍了我国的发展。相反日本却因为黑船事件打开了国门,一场声势浩大的明治维新把日本推向了近代社会,使日本摆脱封建主义的枷锁,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的野心逐步放大,开始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法西斯

在殖民扩张的同时,日本国内充满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手段残忍,无恶不作,让中国人民提到日本侵略者就满是憎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全面抗战终于结束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亚洲的和平做出了许多贡献,但是当时的日本依附于美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对我国这样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充满排挤和敌对。世界大环境又是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以这个时候的中日关系就止步不前,冰封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军人

虽然,正式的建交的道路一直没能打开,但是民间的往来却一直频繁,日本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一直以来和我们中国的沿海城市的百姓都有往来,这也为以后的中日两国正常建交打下了基础。伴随着中美关系的破冰正常化,中日关系也悄悄地开始发芽。直到1972年,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的关系开始走向缓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法西斯屠杀百姓

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面对一个“恶贯满盈”的国家,一个侵略我们,杀害我们同胞的国家,我们为什么还要和他们建交,为什么要原谅他们?

前文也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不是一个和平的状态,美苏争霸,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争夺世界的霸权地位,而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被卷到这场冷战之中。就在这个局势并不平稳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企图把战火烧到我们中国,毛主席第一时间做出指示,决定抗美援朝。这个时候的日本呢?他依附美国,暗中支援。随后,朝鲜战争结束了,我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但是美国还是死性不改,继续做一些不利于两国友好发展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

之后的国际形势就更加严峻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恶化,这给了美国可乘之机,美苏关系的和解让中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压力,为了结束这样的困境,毛主席和党中央开始考虑缓和中日关系。而这个时候的日本也不再是二战后的局面,在美国的帮助下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前文也有提到,二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正式建交还没有成立,但是民间的交往却一直保持,1952年,日本的三名国会议员从莫斯科绕路,到达北京,受到了中国国内的欢迎,毛主席做出指示,和日本签订了一个民间贸易协定。这个行为大大影响了和日本的关系,在日本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应。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想再度加强交流,扩大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隆会议

1955年的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结识了日本首席代表,在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下,他们来到中国访问,并参观了中国东北的工业建设,经过多次谈判,双方签订了贸易合同。

渐渐地美国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改善,而我国也正有这个想法,一场乒乓球外交拉开了两个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帷幕。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这不仅仅让世界震惊,更是让我们的邻居日本大跌眼镜。这个行为让日本一度处于尴尬境地,当时日本当政的是佐藤政府,多年来他们一直“亲美反华”,不仅不同意我们建交发展,甚至还阻挠民间的贸易,所以尼克松访华之后,日本佐藤政府提出访华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主席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佐藤政府非常不诚信,他一面反华,一面又想和我们建交,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而在日本国内同我国建交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多方压力之下,佐藤政府倒台,新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中日关系。这才有了田中角荣访华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中角荣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乘坐专机抵达北京,北京机场站满了群众百姓,小学生穿着鲜红的衣服高呼欢迎,似乎要比当时尼克松来更加热闹。下飞机之后,田中角荣第一个见到的就是周恩来总理,他亲切地和田中角荣握手,并说道:“欢迎你来到中国!”,田中角荣看到如此热情的老百姓,温文儒雅的总理,他反而显得有一些紧张,低声说道:“您好,周总理,我是田中角荣,来中国请您关照”。

随后,田中角荣被安排在了钓鱼台宾馆,是周总理亲自将他送到住所的。到达宾馆之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为他举办了宴会,整个宴会有600多人前来参加,规模非常巨大。周总理和田中角荣分别在宴会上致辞。作为领导人的致辞应该是非常严谨的,但是田中角荣却出现了一点插曲:他在致辞中说错了七个字,这七个字一说,让周恩来总理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中角荣

田中角荣说:“过去的几十年间,日本忽然中国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

这句话经过翻译员的翻译之后,周总理皱起了眉头沉下了脸,14年的抗战,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一点麻烦”,而是一场巨大的浩劫和灾难,无数的死伤战士,还有无数的孤儿遗孀,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和旅顺大屠杀.....这些怎么能是“一点麻烦”?显然这个形容是非常不正确的。

那夜,送走田中角荣之后,周总理却迟迟无法入睡,他不由地回想起那14年的艰难历程,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战争史,这十四年来,对中国来说是沉痛的,我们付出了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将侵略者赶出过去,我们用了多少鲜血才换回现在的和平?这怎么能是简简单单,轻描淡写地“添了很大的麻烦”就能掩盖的?周总理无法理解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第二天,当田中角荣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会场,但他看到的是周总理严肃的脸庞,双方开始谈判,周总理首先针对昨天田中角荣的讲话发表了意见:“田中首相对过去的不幸表示遗憾,并深刻的反省,这是我们能接受的,但是中国被侵略,这并不是‘添麻烦’,而是巨大的损害,这句话我们不能接受,甚至非常反感”。

整个讲话中,周恩来总理的脸色都非常严肃,他的话语非常严厉,这让田中角荣非常紧张,立刻对这件事道歉和解释,他说“添麻烦”是诚心诚意的道歉,不是轻描淡写,在汉语里可能不是他想表达的意思,他立马更换。面对田中角荣的诚心道歉,总理才暂时放下怒气,继续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右)和田中角荣(左)

谈判中的一个新的问题让田中角荣紧张得直冒冷汗,那就是关于台湾的问题。周恩来总理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中日想要正常建交,那么日本和台湾的关系就必须中断,中国不能接受两个中国政府的说法,必须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此问题,两人一谈就是2个多小时,日方才作出妥协。之后毛主席突然给日本方面送来消息,他要亲自会见田中角荣。

当毛主席在自己的书房会见田中角荣,他亲切地开玩笑问道:“怎么样?你和恩来的吵架结束了吗?”田中角荣愣了一下立刻说道:“吵完了,结束了。”这里毛主席所指的吵架当然是开玩笑的,他其实是指周总理和田中角荣关于台湾问题的谈判以及关于日本向我国赔偿问题的谈判。这个玩笑让原本紧张不安的田中角荣稍微放松了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毛泽东、田中角荣(从左往右依次)

面对这么严肃的会谈,毛主席能如此轻松地应对,还开玩笑化解田中角荣内心的焦虑不安,由此可见毛主席真的是充满智慧、幽默慷慨的一个人。毛主席还问到了前文那个关于“添麻烦”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田中角荣回答道:“是我们没有考虑好,没有想到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实在抱歉,我们已经决定按照中国的习惯更改。”

听到这样的回答,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非常欣慰,主席说:“不是我们咬文嚼字,在我们中国,如果您不小心弄脏了女孩子的衣服,才会说添麻烦的。”又是几句简单的玩笑话,但是非常巧妙地让田中角荣明白了在中国什么时候才用“添麻烦”这个词道歉。这几句玩笑不仅化解了矛盾,还间接地告诉日本中国是非常看重这件事,非常注重他们的态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左)

很快谈话就结束了,毛主席的接见在这次谈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毛主席还把一本《楚辞》送给了田中角荣,并告诉他,这本书很厉害的,里面记录很多关于我国楚地的历史,富有中国文化,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听到毛主席的描述,田中角荣握着毛主席的手不停地道谢。其实毛主席送他这本书有很大的含义,《楚辞》是中国古典书籍的代表,他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爱国情怀,也暗示着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不能被侵犯的。

在本次会谈基本结束的时候,就是要确认一下中日联合声明的细节,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提出,不打算让日本赔偿,两个人经过商量达成了共识。其实,我们在战争之后,除了接受了日本给的一些物资和装备,并没有额外的赔偿,而且战争的赔偿几乎都是给了国民党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中角荣(左)和周恩来(右)

日本在起草联合声明的时候,田中角荣信守承诺,将他的措辞更改为:“日本对过去因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害感到悔恨不已,我们对此事深表歉意,并做出深刻的反省。”当说到关于赔偿问题的时候,田中角荣心想,毛主席出马了,肯定谈不拢。结果没想到的是,毛主席突然开口说:“我方放弃对日本战争赔偿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联合声明现场

这句话让田中角荣非常的意外,中国的最高领导人竟然放弃了战争赔偿?面对毛主席的风度,田中角荣肃然起敬,他明白毛主席这是为了推进中日友好建交,做出的伟大决定。最终,中日建交谈判顺利进行,中日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发布了联合声明:

1. 中日正式建交。

2. 中日之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本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4. 中国放弃对日本国的赔偿要求。

5.中日开始展开多元化的贸易合作。

这五条声明中的第四条,当时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因为毛主席放弃了让日本赔偿的权利,这让许多中央领导想不明白,但是毛主席对这件事却没再做任何解释,直到后来周恩来总理才把毛主席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毛主席在商讨赔偿款的时候,想到了曾今的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时,被日本索要了一亿三千零七十三万两白银的赔偿,因为战争的残酷,老百姓连吃上饱饭都很难,更不要说拿出这么多的赔偿款,这让他们的日子没办法生活。

如今的日本不就是当时的清朝吗?他们经历了二战的失败,虽然受到美国的帮扶,但是钱并不在百姓手里,如果索赔的话,肯定还是百姓出钱,这又是何苦呢?我们中国孔子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就不要互相伤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另外,日本也并不会真的给我们什么好东西,都是一些旧东西翻新刷油漆的,既然是以次充好的,我们不要也罢。最后,为了达成友好建交的共识,中国主动让步示好,也给我们在谈判中增加更多的主动权,以德服人,让他们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心服口服。

这其实是毛主席的一招“以退为进”呀!用这个赔偿权换来日本和台湾的断交,是十分高明的决定,就是放在现在来看,也是一项十分长远的打算。事实证明,因为中国的大气,日本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给了中国不少帮助,根据2004年香港《大公报》的记载,作为放弃对日本索赔的条件,日本对中国也同样有一个承诺——就是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这项内容虽没有公开,但成为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默契。田中角荣结束访华回到日本之后,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给我国近200亿美元的分批贷款,用来援助我国发展经济和基础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这笔巨款对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无疑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毛主席可谓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他真的是无时无刻都在为党和国家的利益做考虑。其实当时田中角荣访华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并不是非常良好,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作为一国的领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得不让人钦佩。

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这离不开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也离不开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而这次的访华之旅和达成中日建交的共识,是田中角荣在任职阶段的最高成就,他还评价周总理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领导,“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左)和周恩来(右)

毛主席的目光长远和深谋远虑让人不由心生敬佩,周恩来总理的外交能力更是让人深深折服,他们都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中国人民永远尊敬和爱戴的好主席,好总理。借这篇文章,向两位伟大的领导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