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揭晓“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泳坛名将张雨霏荣列其中。给她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对于张雨霏而言,过去的2023年是收获颇丰和惊喜突破的一年,但也是辛苦的一年。去年,向来有着“劳模”之称的张雨霏在国际赛场参加59次比赛,夺得23块金牌。福冈世锦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世界杯分站赛,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体发动机,在一场又一场比赛中全力以赴,锻炼自己持续作战的能力。

天赋的有限性

很多人称张雨霏为“天生蝶后”。她的故事,一开始确实是天才神话的走向。

1998年,张雨霏出生在体育世家,父母都是游泳教练,张雨霏3岁时就开始下水,并很快展现出游泳天赋。因为从小在泳池长大,她的水感仿佛与生俱来,像鱼在水中。水感是行话,张雨霏的解释是,泳者3天不进泳池,水就会从并紧的指缝中溜走;她两周不下水,仍能把水紧紧拢住。她也有着超乎寻常的乳酸代谢能力。当其他运动员气喘吁吁时,她发现,自己还能游。

2003年,年仅5岁的张雨霏被送到徐州市游泳队接受正规训练。7年后,靠着天赋和努力,她在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初露锋芒,报名的6个游泳项目全部夺得奖牌。出色的成绩把张雨霏推上了职业游泳的快车道。江苏省运会结束后,她被选进省体校,第二年破格进入省游泳队,成为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直到2013年被选进国家队时,张雨霏才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17岁的张雨霏参加了个人首个国际大赛喀山世锦赛,一举拿下200米蝶泳铜牌,同时创造了新的世界青年纪录。她被理所应当地看成继刘子歌、焦刘洋之后的中国下一任“蝶后”。

张雨霏曾用“踩西瓜皮”形容17岁之前自己的幸运和成长:“当时没有目标,就像踩西瓜皮一样,能滑到哪里是哪里,甚至希望能够‘滑’到一枚奥运会奖牌。”然而,天才也会遭遇滑铁卢,那条一直突破向上的线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戛然而止。

比赛前,张雨霏梳起哪吒的发型,打趣称“风火轮准备好,就等决赛闹海了”。可毕竟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了决赛现场,一心希望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的她,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发僵,最终只夺得第六名。她的“西瓜皮”并没有“滑”到奥运会奖牌,反而逐渐“滑”向自己职业生涯的低谷。

这场比赛的视频一直存在张雨霏的手机里,但之后的两三年间,她都不敢打开看,不想再体会当时“输得太惨”的心情。奥运首秀的失利,让她不得不意识到天赋的有限性。“在奥运会上能进决赛的运动员,哪一个是没有天赋的?这个时候比的就不仅仅是天赋,而是谁更努力、细节做得更好、全面水平更高。”她深知,在天赋的外衣下,那些藏在背后的咬牙坚持的磨砺才能让自己强大。

“蝶后”破茧

张雨霏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她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要以下一届东京奥运会为目标努力弥补不足,“哪吒以她的风火轮发誓”。可那时她不曾预料到,新的奥运备战周期是如此起伏而漫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教练崔登荣接手张雨霏,他当时开玩笑地形容张雨霏“像是一台搭载了超跑机器的极品飞车,外观却是一堆破铜烂铁”。首先要做的,是改进技术。这对技术成型的运动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张雨霏回到训练池,入水、抱水、推水、转身,崔登荣从最基础的矫正开始,重新塑造她的运动系统和肌肉记忆。但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又发现了问题——正确的蝶泳,身体两侧要完全对称,但张雨霏下水后,胳膊,肩膀,一前一后,一浅一深。去检查后才知道,那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游泳对平衡性要求极高,这一缺陷,让张雨霏的游泳生涯雪上加霜,但并非无解。努力,是唯一的武器。

她每天必须付出额外的时间,去修正自己的动作。与此同时,教练的训练标准却不断提高,有时候严苛到把她逼哭。但这些根本打击不到张雨霏。训练越是被罚,她越是在心里较劲,“你练不倒我,那我的能力就涨了,我就是要证明给你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刻苦的训练,让张雨霏又开始品尝到胜利的喜悦。然而,命运的波折从来都是猝不及防。2019年韩国光州世锦赛,张雨霏在100米蝶泳项目无缘决赛,而在200米蝶泳中,更是仅排第26名预赛出局。从光州回来后,她陷入自我怀疑,开始痛恨水,痛恨游泳,甚至考虑过退役。她告诉教练自己不想练了,但崔指导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告诉她说“你能拿奥运冠军”。张雨霏的第一反应却是“开什么玩笑”。她虽然不敢相信,仍然在心底悄悄向往。“万一有一天这个梦想真的能实现呢?我也想看看那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教练的要求,张雨霏开始主攻100米蝶泳的力量训练,以带动200米蝶泳的成绩。为了锻炼上肢力量,她负重40公斤进行引体向上,即使已经完成了训练计划,她也会不断给自己加码,直到负重45公斤。

“有时候,我睡觉时会被肌肉的酸疼给痛醒。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能承担起这样最艰苦的项目,说明我的能力也大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赛场,张雨霏一骑绝尘,强势夺冠,并创造新的奥运会纪录。仅仅80分钟后,她又和队友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站上了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最高领奖台。从里约到东京,张雨霏没有天才的一飞冲天,而是在中场步步为营,最终“蝶后”破茧。这反而让她觉得踏实,“其实这样回头看也挺好的,起码我每一步走得很平稳”。

金牌之外

荣耀之路布满荆棘,但面对疼痛与磨砺,张雨霏始终充满自信,微笑以待。无论接受采访,还是向着看台上的观众致意,她的脸上,总是会挂着阳光的微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我金牌护体,也要可爱无比。”正如她在社交账号展示的个性签名,张雨霏是一名具有强大个人魅力的运动员,她也希望自己能影响到更多的年轻人。

张雨霏的身上有很强的国家责任感。但凡世界大赛上,除参加个人主项蝶泳之外,中国游泳队的大多数接力项目(女子、男女混合)几乎都少不了张雨霏的身影。2023年7月的日本福冈世锦赛,为了和队友冲击男女4×100米混合接力冠军,张雨霏放弃了自己的主项200米蝶泳,最终为中国游泳队赢得了这枚具有历史意义的混合接力金牌。“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在“感动中国”颁奖现场,张雨霏这样说道。

在杭州亚运会,张雨霏获评最有价值运动员。她不仅在发烧的状况下诠释了竞技体育的魅力,还表达了爱与友善。夺得亚运会第六金后,张雨霏和同场竞技的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相拥而泣。张雨霏知道不幸罹患白血病的池江重新回到泳池,需要克服多少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需要花费多大的毅力和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走来,张雨霏不再相信天才的神话,只相信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并不总是完美的自己。谈及未来的目标,张雨霏坦言,巴黎奥运会是龙年的“重头戏”,她希望把2023年的状态延续到巴黎奥运会上,“我想做世界的蝶后”。

(摘自《青年文摘》2024年第11期)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