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进驻篮协有明显指向,姚明压力山大,管办分离模式何去何从

文/姜诗华

辽篮成为继八一和广东队之后,中国篮球历史上第三支王朝球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大家都注意到了,颁奖典礼上的姚明似乎并不开心。当然,这倒不是姚明对于辽篮有什么偏见,而是巡视组进入篮协,显然是有明显指向。根据媒体人的委婉描述,中国篮球改革的市场化倾向,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提到的管办分离模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必须要指出的是,总局巡视组这次只针对中国篮协进行回头看,显然意有所指。根据知名媒体人付政浩的描述,巡视组这一次之所以只对中国篮协进行回头看,主要是2022年4月至6月份的那次巡视,指出了中国篮协4个方面的14个问题,而这一次回头看,不仅要看两年时间过去了中国篮协的整改成效,而且可能还会发现新线索。

姚明自从2017年就任篮协主席以来,主推管办分离的篮球改革模式,在这方面,中国篮球的改革力度确实比足球要大得多,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男篮无缘东京奥运会后又无缘巴黎奥运会,这基本预示着中国篮球管办分离模式的失败。当然,这到底是管办分离本身的问题,还是管办分离不彻底的问题,目前不好下结论。但是姚明作为篮协最主要的负责人,没有之一,显然压力比较大。还记得去年新疆队退出闹剧中,已经有了针对性的实名举报,所以这一次巡视组进驻篮协进行回头看,绝不是走走过场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付政浩还表示,前几年总局领导分工描述中,分管篮球的副局长分工表述中,写的都是联系或指导中国篮协。但是,最近此类描述消失了,在总局目前负责篮球的刘国永副局长工作描述中,写的就是负责篮球的训练、竞赛、以及在国内举办的各类赛事的筹办工作,此前联系指导之类的描述消失了。很显然,体育总局对于中国篮球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大,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八年来,姚明主推的中国篮球管办分离模式、协会脱钩模式不仅从成绩上说是失败的,而且也无形中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

当然,从徐济成就任CBA公司负责人的那一刻起,事实上就几乎注定姚明对于中国篮协实际事务的掌控力度,明显被收紧。下赛季我们的联赛外援政策,正在回到2017年之前的模式。而这次总局针对篮协的巡视回头看,只是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回顾姚明就任篮协这段经历,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权力不充分的问题,答案只有留给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