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集训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迎来集训第四日,球员在互相促进的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其中3组竞争最激烈,毕竟大名单有限,26人需要为最终名额而努力。郭士强的主战术已经浮现,有望借鉴广州队的打法,采用一大四小的战术,全力提速,用速度冲击对方。相对来说,内线的竞争压力最小,毕竟一共只有4名中锋,可选择性不高,很可能全部留队,我们不妨具体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组,胡明轩与林葳竞争首发二号位,从经验与名气来看,胡明轩显然更胜一筹,可以用久经沙场来形容他,打过世界杯、奥运会落选赛等大赛,不止一次证明过自己,在不久前的亚预赛中,乔帅对他倍加信任,给了他无限出手权,他的态度绝对合格。林葳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短训营的热身赛中大放异彩,他能顶着防守人投篮,对关键球的处理很到位,有成为顶级得分手的潜质。

第二组,徐杰与赵维伦竞争一号位,两人身高相仿,都在一米八左右,都能打双能卫,徐杰胜在经验,毕竟在联赛征战多年,对比赛的理解能力很强,赵维伦的潜力更大,兼顾组织与得分,个人能力比较强。第三组,朱俊龙与邹阳竞争防守大闸,男篮需要有人干脏活与累活,去防守对方核心球员,朱俊龙是最佳人选,他在亚运会中发挥出色,不过本赛季他迎来了挑战,邹阳的静态天赋更高,只要不断打磨技术,上限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篮主教练由乔帅换成郭士强,战术打法一定会有所改变,相信球迷都看过广州队的季后赛,郭士强经常采用2-2-1的阵容,内线一名机动型中锋,加上两个三号位,后场正常布置。虽然广州队不敌新疆队,可是过程可圈可点,之所以这样布置,有大外援坎普受伤的原因,不过更大的原因是郭士强想主动求变,跑轰战术放在现代篮球中并不落伍,依然是主流打法,这一战术有望照搬到国家队。

周琦作为大中锋,具备较强的机动性,他完全可以随队下快攻,张镇麟在新秀赛季曾打过四号位,208厘米的身高并不吃亏,反而能体现出速度优势,朱俊龙是顶级3D球员,是三号位的不二人选,作为外线防守尖兵,他责无旁贷。胡明轩与赵维伦搭档后场,一比一复制了广州队的阵容,胡明轩已经成长起来了,绝对是攻防一体的后卫,他还可以处理球,赵维伦虽然只有18岁,可是个人能力突出,曾与顶级球员同场竞技,能力得到教练组的认可,郭士强有望破格提拔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位置对比之下,内线的竞争环境最轻松,只有周琦、杨瀚森、余嘉豪、焦泊乔四人,胡金秋受困于伤病,王哲林状态有所下滑。目前的国家队,周琦依然是绝对核心,用男篮一哥来形容他也不为过,在上届全运会期间,连郭艾伦都盛赞他,认为他的影响力巨大。虽然饱受腰伤困扰,可是只要恢复健康,周琦依然无人能及,攻防两端的威慑力十足,目前内线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他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杨瀚森是新生代的佼佼者,在乔帅执教期间,已经在重点培养他,给了他大量机会,哪怕表现不佳,也坚持让他上场,正是看中了他的潜力,郭士强也会坚持使用他。余嘉豪被誉为“小姚明”,他非常努力,在场上活力十足,毕竟身高与体重摆在那里,冲击力还是很强的,至于焦泊乔,他主打运动能力,各项技术都不错,只需要积累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篮已经进入集训的关键阶段,球员需要掌握郭士强的战术,虽然没有乔帅三十套那么多,可是每套战术都是精髓,一大四小很可能成为趋势。每一名球员都挥汗如雨,为最终名单而努力,胡明轩、徐杰等老队员压力不小,需要面对林葳、廖三宁的挑战。内线几乎不用选,周琦是铁打的首发,余嘉豪与杨瀚森需要向他学习,焦泊乔要想获得一席之地,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