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6岁光棍收养2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男孩成为上校军官,86岁养父年老体衰,无人照顾,他转身跑去找领导:我要带父亲上班!

董永在的上级领导了解情况后,同意了他的申请。董永在的父亲董栋小成为了特殊的“同事”。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世纪70年代,内蒙古的董栋小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董栋小的老婆和他离婚改嫁。

还没等董栋小从老婆离去的伤心中恢复过来,他的两个儿子相继去世。

董栋小的家人,一下子失去了三个,自己成为了光棍,只有年迈的母亲陪伴着他。

1979年,董栋小的邻居突然神神秘秘地找到他,和他说了一个消息:“栋小,我听说邻村有户人家家里实在贫穷,养不起孩子了,要把他们家刚出生两个多月的男孩送人。”

听到这个消息的董栋小心神一动,让邻居带他去了那个要送儿子的家里。

董栋小刚一见到那个婴儿,就看到孩子对着他笑。

董栋小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他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十分有缘分,决定收养他。

董栋小冥思苦想,最终给孩子取名董永在。

董栋小希望孩子能永远在他身旁,不要像两个哥哥一样早早地离开了他。

为了照顾董永在,董栋小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和大部分粮食都给卖了。董栋小用这些钱请了一个奶妈带了董永在8个月。

等到董永在到了上学的时候,董栋小砸锅卖铁也要送他去上学。董栋小知道,读书是董永在未来有更好发展的唯一出路。

董永在看着年迈的父亲为了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辛劳的背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不辜负董栋小的期望。

董永在16岁的时候,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因为家里实在贫穷,唯一的劳动力还是董栋小这位年迈的老人,董永在的高中生活过的很艰苦。

每学期开学前几天,董栋小就会蒸上许多的馒头,然后切片、烘干,最后让董永在带着馒头片上学。

董永在的早饭就是开水泡馒头片。

这样的生活虽然艰难,但是董永在从来没有和董栋小抱怨过一句。他知道,董栋小已经竭尽所能,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了。

直到高二的下学期,董永在所在高中的后勤主任发现后问他:“你怎么不买点菜吃啊?”

董永在有些惊讶地看向朝他走过来并且发问的后勤主任,又默默低下了头:“我家里比较困难,吃不起菜。”

于心不忍的后勤主任向校长反映了董永在的情况。校长得知这个一直是班上第一名的孩子艰苦的生活后,大手一挥,免除董永在的学杂费,并且让他可以在食堂免费吃二等菜。

面对好心的校长和后勤主任,董永在一直很感谢他们。

从此,董永在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拿到了文科班唯一一个保送名额。

董永在思考之后,选择去往为他免除学费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习。

录取通知书送到董永在手上的时候,他和董栋小都十分高兴。他们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2007年,董永在考取了国防大学博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深造。

后来,董永在毕业之后,在天津找到工作后安顿了下来。董永在选择将年老体弱的父亲接过来和他一起生活。

2019年,董永在被军事科学院聘任为研究员。

但是,董永在在工作之后十分繁忙,经常要离开单位去参与上级机关和其他单位的课题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董永在无法照顾年老的父亲。

于是,董永在向领导申请带父亲一起上班。

如今,在领导的特批下,董永在能够很好地照顾董栋小。

面对采访时,董永在笑着说:“我很感谢父亲愿意抚养我,也对这些年来照顾我的好心人很感激。”

虽然董栋小不是董永在的亲生父亲,但是他对董永在多年来的照顾和抚养不是假的。董永在成家立业后,始终照顾父亲的孝心更是感天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