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同时举办27场马拉松,选手都不够用了!
这些年,马拉松风靡全国,许多十八线小县城也纷纷举办马拉松赛事。
11月3日这一天,据官方报道,全国至少有27场马拉松比赛在各地开跑。
“跑不完,根本跑不完”,跑友们都跑累了。
2023年,全国举办了600多场马拉松,参赛人次高达550多万。
马拉松赛事为何井喷式爆发?马拉松产业到底有多赚钱?
我国的马拉松比赛也有了40多年的历史,1981年在北京举行了首届国际马拉松比赛,2010年后赛事进入爆发期。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可知,从2014年的51场赛事到2019年的1828场,仅仅需要5年,数据就翻了30多倍。
各个城市为了拉动经济,促进消费活力,打开城市知名度,也爱上了马拉松的赛事活动。
举办马拉松不仅不会大量消耗资金,还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各方投资。
只需要开放几条公路,保证场地安全,赛事运动带来的门票收入、食宿、旅游等各种消费就能让举办城市赚得盆满钵满。
因此无论是马拉松爱好者还是举办城市都对马拉松运动特别支持。
2024年无锡马拉松运动公布数据,参赛名额只有33000人的比赛竟有26万人报名参加,这火热程度都堪比毕业生考公、考编的数据了。
随着媒体对马拉松运动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路跑,此次无锡全马设置参赛名额22000人,半马8000人,实际报名参加全马的就有141983人,半马106717人。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地报上名。
中签的难度都堪比刮彩票了,马拉松爱好者谢仲仪就是此次无锡的幸运儿,他中签之后兴奋地发了个朋友圈,引来了大批关注。
谢仲仪说经过几年疫情后,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了,放开之后,自然会有很多人都想参加,所以才一签难求。
除了想要参加马拉松比赛展示自己能力的,比赛还吸引来了一大波游客,想要参观。
既然参与不进来,近距离欣赏也挺好,为了此次赛事,无锡也在道路两边设置了可供参观的位置,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设施都配专人管辖。就是为了让来到无锡的人都能喜欢上这座运动之城。
2023年无锡马拉松运动会就有超过27.3万人观看,因此比赛带来的餐饮经济估计就有6960万元,住宿带来的收入也有11661万元,交通收入600万再加上旅游、展位等,一共带来约1.95亿元的收入。
根据官方数据报道2024年无锡马拉松的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5.5%,一次马拉松比赛就有2.82亿的收入进账。这样的收益谁不眼红?
于是,越来越多的城市期盼举办马拉松来拉动城市的经济效益了。
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近40项马拉松比赛在全国各地上演,像石家庄、扬州等地就在春季开跑,路跑运动也随即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火热举行,随之而来的各项相关的衍生产品也被开发出来。像体育类的运动手环、马拉松跑鞋、长跑App等相关产品也异常火热。
除了运动类产品,有关马拉松的运动设施、相关健康运动产业、文创产品、长跑培训等各类基础服务也渐渐完善,赛事与企业的结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打响了城市的知名度。
马拉松的品牌价值、商业价值也被这些周边产品彻底激发了出来。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场赛事很多举办方,也会别出心裁地想一些点子,吸引流量。
比如,哈尔滨的马拉松比赛就靠沿路补给的美食火出了圈。
带着烟火气的哈尔滨烤肉串,东北特色锅包肉,哈尔滨大红肠,各种特色小吃,还有西瓜、小番茄等各种水果,茶点。补给是应有尽有,选手仿佛置身了小吃街。
跑到一半还有加油鼓励的表演者和选手击掌鼓励,气氛烘托得如此热烈,让人心情也不禁变得愉悦和兴奋了起来。甚至有些选手就是冲着美食和文创产品而来。
都说了解一座城,不如跑一场城市马拉松。
在奔跑的过程中,既能看见城市的风貌与美景,赛道两边是加油助威的民众,感受着当地人民的热情。道路上的补给站,是当地特色的美食,就仿佛在这座城市旅游一般。
马拉松比赛也成了各个城市用来打造城市IP的工具,借助举行运动会,将当地特色文化与路跑结合,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为消费市场提供动力,吸引着各地运动爱好者和游客的到来。
铜陵的路跑爱好者吴向阳就参加了多场马拉松赛事,在今年8月份参加哈尔滨赛事的时候,带上了家人,将旅行和比赛一起进行。
一家人在哈尔滨加上旅游观光与比赛有一周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大概消费了近2万元。
这种观光形式在马拉松爱好者里并不少见。很多城市也抓住了选手的心思,为参赛选手提供景点免门票的政策。
像池州马拉松、黄山马拉松都对选手开放了景区免门票的政策。以赛引流,以赛促流,体育正与城市各项经济消费挂钩,产业新形势,旅游新态势激起了巨大的消费活力。
东北证券研报曾预计,中国马拉松赛事在2025年将达到500亿经济规模,以此衍生的经济有望达到4000亿。
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马拉松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估量,但它为城市带来的发展空间却不可估计。马拉松“长热”的背后其实都是一盘让人眼红的经济账。
参考资料:
1、经济参考报:《一场比赛26万人报名!马拉松“长热”三问》
2、体育研究与教育:《马拉松在中国“泛化”的社会学思考》
3、安徽日报:《开启城与赛的“双向奔赴”》
4、南京体育学院:《马拉松赛事的变迁》
5、朝阳日报:《一场马拉松燃动一座城》
作者:楚晚宁
编辑:柳叶叨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