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中旬,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即将开始访华行动,哈贝克将这次来中国赶上了中欧贸易阶段一个颇为敏感的节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企业启动“关税大战”,加征税款防止形成竞争优势。

所以他这趟来中国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谈判寻找一个更好出路,最差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谈拢。

德国经济部已表示,哈贝克不会直接参与关税谈判,但会在这方面推进中欧的互相交流和谅解;可想而知的是,谈判如果不成功那么对于欧洲也不会有好结果,中国的反制箭在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人士表示,哈贝克的这次访问对欧盟来说很关键,他是来“摸底”的。

因为关于中国是否会反制欧盟的问题,欧洲国家此前也进行了一番争论,不乏有人认为中国只是对欧洲示威而不会采取行动,但从不久前发起对欧盟的猪肉进口贸易审查之后,西方就不再怀疑中国的决心了。

正哈贝克是一名对中国政策强硬派,外媒猜测他的让步几率很低,所以和中国的谈判会有优势地位,且不会为了利益过度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日,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哈贝克在此次高级别对话中表示,欧盟和中国的关税“仍然会有回旋的余地”。

尽管他多次拿着所谓“过度补贴”、“不公平竞争”说事,但表示自己愿意利用和讨论回旋的机会,和中国达成一些沟通。

哈贝克表示,欧盟经过九个月调查后认定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从国家补贴中获得不公平的利益和竞争优势”,那么他们采取反补贴措施是合情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人士表示,哈贝克不是欧盟的官员,但现在表示“能谈”是一个意外的信号,同时也证实了之前的猜测:德国经济部长和欧盟确实有沟通,是带着任务来的。

有一种说法就是欧盟一开始将政策基调铺设很高,最高加税达到38.1%;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和中国讨价还价,然后豁免和减低部分关税。

这样一来欧盟就能让中国让步对其减少反制措施——这是谈判手段的一种,将起点定很高可以减少对方的心理预期,谈判最后看起来反而像是欧盟让步了,实则本质上还是欧盟进行了制裁。

所以有人之前就预料到,最后他们会软化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贝克在访华期间还声称,中俄关系已经影响到了中欧之间的经济关系,并暗示可能会产生“经济后果”,甚至提及制裁。

这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论调很相似,斯托尔滕贝格甚至提出北约要对中国进行“集体制裁”。

对此有评论称:“这次争端,我们最好的反制手段可以以欧盟挑起争端直接发起对欧盟的调查甚至是制裁,因为欧盟的逻辑就是这样的,现在的交涉诚意不大;反而他们在吃到“重击”之后的态度要好很多,欧盟挑起的争端本来就是用来要挟我们的筹码而不是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