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巴菲特是全球的股神,

那全球14亿华人的股神是谁?

你知道吗?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一加手机,网易,小天才电话手表,拼多多,这些知名企业或品牌,和一个神秘的大佬有关,这个神秘大佬,就是段永平。

今天我们讲,段永平的故事。

砍柴的孩子

1970年的冬天,江西井冈山的大山里,早上四五点钟,寒风刺骨,天还没亮,九岁的段永平和一群同龄的孩子就得起床,徒步走二十里地,到深山去砍柴。中午不吃饭,吃点自带的干粮,傍晚还得把砍的柴挑回来。挑柴回来的路上,段永平总是已经熬不住了,特别是最后几里地,人完全像散了架一样,等到一步一步熬回来,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八九岁的孩子,应该正上小学,他们为什么离开课堂?

段永平是农村的孩子吗?如果不是,他又为什么要到那么偏远的山区?

答案得从他出生时讲起。

段永平1961年3月10日,生于江西南昌市。父亲叫段锡明,母亲叫彭建华,都是江西水利水电学院的老师。那年头,大几荒还没完全结束,夫妻俩给刚刚出生的孩子起名永平,在不平安的年代向往永远平安。

段永平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幼年时光。

1966年,文各开始,上山下乡开始,父母带着段永平,下放到江西井冈山接受再教育。那种场景,今天年轻人可能难以理解。

用现在网上流行的话讲……。

就这样,本该在城里接受更好教育的段永平,回到了农村。在农村,段永平小学上的是混合班,所谓混合班就是,不同年级的孩子,在一个教室上课。小学一二三年级一个教室,四五六年级一个教室。老师讲一个年级的课,其他年级的孩子就转过身去,做作业。

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可即便是这样的课堂,依然很少见。

他学的课程,不是语数外这些基础课,而是学的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东西。当然,必须从事农业劳动。

上学不是那时候小学生的日常,播种、插秧、挑粪、砍柴才是。

于是,才有了前面开头的那一段。

可是,即使这样半吊子的课堂学习,后面也没了。

那年头,学校的正常教育被中断,书籍与知识被抛诸脑后,连高考也取消了。

中学本来有五六年,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无法安安静静的接受中学教育,段永平也不例外。

那段永平又是怎么上的大学呢?

多年后,功成名就的段永平被人问起道:“克服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段永平毫不犹豫的回答:高考。

人们以为,段永平最大的困难,会是尔虞我诈的商业战场,短兵相接的资本市场。原来都不是,是高考。

1977年8月,宣布恢复高考。为了尽快纠正错误,尽管时间非常紧迫,1977年依然启动了高考,就定在1977年12月10号。

取消了十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了,全国有570万年轻人报名,段永平也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准备时间也非常仓促,他还是参加了77年的高考。

段永平说:“那时候,高考对我来说,是一切。我所有的人生目标都浓缩在这里,我恨不得用一切聪明智慧和时间来换取这张入场券!”

可从知道消息,到走进考场,只有一两个月。77年高考,总分500分,段永平只考了80多分。

来不及难过,段永平马上就投入了78年高考的准备。他只有五个多月的时间,要学完整个初中高中的数理化,还有政治、语文。

段永平没日没夜地看书,学习,做题。多年以后他回忆高考,当年那种浓缩的学习方法、充实的拼搏生活,还历历在目。

后来,段永平回忆起这段经历说:

今天有人问我做企业难不难,我扪心自问,真的没有我过去挑柴难,没有我高考时难。

那年5月,总分500分,段永平考了400多分,考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

可连段永平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是,当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刹那,他的内心却突然变得非常平静,甚至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迷茫。他觉得桃子变味了,在那一瞬间,他悟到了“人生的乐趣,在于它的过程”,这一道理。

上大学之后,段永平想,他们那代人之前的科学家有华罗庚、陈景润等等,他觉得下一个肯定不是他自己,所以也就没往科学家的道上挤。

环顾四周,他发现同学中比他强的人多的是,于是段永平领悟了做人要本分的道理。

1982年,段永平四年大学毕业,工作分配到了北京电子管厂。这家国企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军工产品,员工有接近一万人。今天的798艺术街区,就是它曾经的厂房改造的。

可时代抛弃了电子管厂。此时,集成电路正在兴起,电子管正快速被替代。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战略方向转向,军需订单大幅下降,北京电子管厂生存成了问题。

1985年,段永平决定辞职离开时,电子管厂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

辞职后的段永平,要去干什么呢?

从就业到创业

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1986年,段永平顺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读计量经济学硕士。那时的人大,是和北大清华齐名的存在。

通过学习经济学,段永平对经济、市场、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1988年7月,段永平迫不及待地离开校园,南下去了广东。

那时候研究生还非常稀罕,他绝大多数同学,都去了国家机关,也有单位给他承诺,多少年之后,让他当处长。段永平目标清晰,不为所动。

他没到广州,没到深圳,而是到了东莞的,无线电八厂。那时,八厂生产收音机和音响,是当时的明星企业。段永平到了之后,发现这里不能发挥他的才能,马上辞职离开。又去了中山的怡华集团。

还在面试的时候,怡华的总经理陈建仁,对段永平就十分欣赏。入职没多久,陈建仁就任命他去下面的电子厂,当厂长。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美差,而是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背负巨额债务,账上只有3000元钱,随时都要破产的小厂。厂里十多个工人,生产的大型游戏机,早已经被市场淘汰。

80年代,最火的游戏机,当属日本任天堂生产的红白机。据统计,红白机出来第一年,全球卖了300万台。在中国市场,红白机不但价格高昂,还要托关系才买得到。

市场上也不缺红白机的山寨机,但都质量良莠不齐。怎样才能后来居上呢?

段永平的方法是:做品牌、抓质量。

段永平起了小霸王的名字,注册了商标,1991年,小霸王花了40万在央视打广告。40万在当年是一笔巨款呀。同行的返修率高达30%,小霸王狠抓质量,把返修率降到2%以内。

当时,任天堂的游戏机要卖800多元,而小霸王的游戏机,只要一百多元,质量还过硬,当然卖爆了。

1992年,小霸王销售额过亿,利润达到了800万。

紧接着,段永平成立了开发部,把小霸王游戏机升级成了学习机,可以学电脑,学打字。94年,段永平请来成龙,免费代言小霸王学习机,那句,“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广告,火遍全国。

花两三百元钱,就能体验当时售价接近一万的电脑的功能,小霸王学习机风靡全国。1995年,小霸王销售额过十亿。

怡华的陈建仁没有亏待段永平,让他拿走利润的20%。这样算下来,段永平年收入接近千万了。

可是,就是在1995年8月28日,段永平却选择了离职。

段永平为什么要离开呢?多年后,采访中,他这样讲:

建设一个企业如果理念不同,一定会导致分道扬镳。可说实话,陈总确实待我不薄,他对我有知遇之恩。在陈总亲自主持的欢送酒会上,不少人都流了泪,我也觉得千杯酒少,一醉方休。

段永平说的理念不同,是指他想给管理层分股份,但怡华集团不同意。同时,段永平感受到了改革的时代机会,一个创立伟大公司的机会。

创立步步高

1995年9月18日,段永平带着从小霸王出来的7个人,成立了公司。多年的品牌营销经验,段永平非常重视名字,他在报纸上有奖征集了品牌名,在上万个名字中,选中了步步高的名字。

小霸王那边新的高管上任,很多人被边缘化,都投奔了步步高,段永平来者不拒。

为了信守承诺,第一年,步步高刻意避开了游戏机。1996年,步步高主打产品是无绳电话,也没有开发国内市场,主打俄罗斯市场,当时,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的产品质量差,步步高产品销路不好,资金周转困难。段永平通过让经销商入股的方式,才度过了危机,但正是让经销商入股的举措,为后来步步高的发展,笼络了更多的力量。

96年末,段永平承诺的一年期已满,开始做国内市场。步步高花8千多万,拿下央视97年的标王,开卖学生电脑。

在那个得标王,得天下的时代,步步高一炮而红。

段永平虽然是标王的受益者,但对待标王,并不狂热。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广告渠道而已,必须考虑成本。作为对比,后来秦池不计代价拿下标王,造成了企业破产。

段永平更喜欢一些花钱少,效果却很好的广告位,比如,央视的暗标等等。

段永平最看重的是产品质量。他说:许多人以为广告是万灵丹,实际上它是一把双刃剑。好东西做广告才有意义,如果产品知名度很高,但品质、服务并不怎么样,肯定要出问题。一个不懂做企业的人,光靠做广告,早晚会把企业做死,而且,是加速死亡。

步步高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体系,成立了全国性的售后服务网络。

在段永平的带领下,步步高的学生电脑、复读机、电话、DVD都成了国内一线品牌,产品溢价和销量,都名列前茅。

段永平的经营哲学,也逐渐成熟,主要有:

授权:段永平相信人心本善,敢于授权。他说:我对授权的体会是,从指示到协商、到授权、到放权,要逐步推进,这样企业就不会失控。在他的影响下,高管们不把他当高高在上的老板,亲切的叫他阿段。

敢为天下后:段永平清晰的认清了步步高所处的位置,中国企业所处的位置,不追求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他知道,在创新力很强的国际大品牌压力下,步步高必须坚持跟随策略。

本分: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

段永平给步步高定下三不赚的规矩:违法的钱不赚,违背道德的钱不赚,超过能力的钱不赚。

有一个细节是,步步高生产电子宠物时,工厂老掉东西,原因很简单,可能被生产线上的少数女工偷走了。当时行业内解决的办法是搜身。段永平思考再三,他不愿意假设每个员工都是贼,不愿意搜身。最后只能不生产电子宠物。

平常心:拒绝狂热,保持理性。

这些经营思想,也是他后来成为股神的基础。

他还为步步高定下三不战略。

第一,不搞多元化,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事情上;

第二,不融资,不上市。到2023年,步步高依然没上市。

第三,不过早国际化。

步步高虽然不上市,但有全员持股和分红。段永平借钱给每一个想入股的高管、员工入股。不但员工可以入股,经销商也可以入股,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段永平把大部分的股份,都散了出去,自己只留下17%的股份。

步步高在段永平的带领下,如日中天。

如果段永平没有遇见刘昕的话,也许会一直这样下去。

不爱江山爱红颜

1998年,段永平邂逅了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刘昕,相似的性格和价值观,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相恋两个月,就领了结婚证。

刘昕是段永平人大的校友,两人都是1986年考入人大,只不过,那年段永平读的是研究生,刘昕读的本科,新闻系。

从时间上推算,86年读大学的刘昕,应该是1968年左右出生的人,比段永平大概小七岁。

人大毕业后,刘昕去了美国读研究生,后来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她关注弱势群体,撰写的稿子和拍摄的照片,多次获得新闻大奖。

婚后,一向重事业的刘昕转而以家庭为重,段永平也承诺,会尽快到美国和妻子团聚,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

值得重点提起的是,后来,准确的说是在05年,段永平和妻子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06年,他们向浙大捐了3千万美元,07年,又向段永平父亲段锡明工作过的南昌工程学院捐款500万美元。

10年,段永平又给中国人民大学捐了3千万美元。

11年,校友捐赠排行榜中,段永平以4.47亿的捐赠,名列榜首。

这些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我们还是回到90年代末,按时间顺序讲故事吧。

99年,为了一家人在一起,段永平办理了美国移民。他本想,移民美国需要几年时间,没想到很快就办了下来。

01年,段永平干脆把步步高的业务,拆分成三家公司,自己每家公司只占10%几股份,分别交给陈明永、沈炜、黄一禾三个人管理,自己去了美国。

段永平和妻子,有一儿一女,这是他们的全家福。

创业者段永平的故事结束了,投资人段永平的故事,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