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 从iPod到导航系统等一些今天最热销的电子产品,在出厂后到上货架前就已经预安装了可盗取密码、为黑客开启后门及让电脑发送垃圾邮件的病毒。

多年来电脑用户接到的都是下载网络色情内容和打开可疑电子邮件的附件可能会中毒的警告,但现在只要在电脑上插接新的电子产品都可能面临中毒的危险。在多数情况下,中国工厂是这些产品的来源地。不过病毒问题不是中国工厂有组织的行为,而是质量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或许是粗心大意的工人为测试产品质量,将受到病毒感染的音乐播放器与工厂电脑连接。

不过马虎只是最简单的解释,而不是唯一的原因。如果是不怀好意的员工或黑客在产品安装软件时,就放入了病毒,那么这个问题要严重的多、病毒传播要广的多。但要知道这些产品售出多少及精确跟踪病毒是不可能的,因为电子生产商及代工厂商对此都守口如瓶。考虑到产品是大批量生产,病毒的数量可能非常巨大。

前白宫网络安全官员、现在运营着安全研究公司SANS网络风暴中心的马库斯·萨奇斯(Marcus Sachs)称,这如同厨房的虫子见了光就跑了一样,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洛杉矶的电脑咨询顾问杰里·艾斯古(Jerry Askew)买了个Uniek数码相框,当他把相框与电脑连接时,杀毒软件警告存在威胁,他发现感染上四个病毒,其中一个是用于盗取密码。

安全专家称,病毒显然是在生产的最后阶段安装到产品中的,当产品从生产线下来并插入电脑进行检测时感染了病毒。最近的感染事件可能是偶然的,但安全专家认为这为黑客指出了大规模攻击的途径。赛门铁可的电脑安全研究员祖尔费卡·拉姆山(Zulfikar Ramzan)称,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将稳步扩散,黑客还在测试之中,他们在试图了解是否值得去做。

消费者可通过运行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止工厂预装病毒的攻击。监控中国及其他地区的供应商代价昂贵,会提高外包的成本。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约什·舍菲(Yossi Sheffi)称,这些中国供应商有理由成为好的供应商,但也存在高风险,现在这种风险的结果已经显示出来。

对此,鸿海精密、广达电脑和华硕都拒绝发表评论或作出回应。(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