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而今我们知道,这形容的是横跨武昌与汉阳、全长1670多米的武汉长江大桥。不过,1956年6月,毛泽东吟出这首《水调歌头·游泳》时,大桥还在修建中,距离动工才过去9个月。

“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清朝就曾有过设想,孙中山先生的《治国方略》中也曾有规划,但限于当时国力薄弱,未能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建造大桥跨越长江天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武汉长江大桥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着手筹备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并成立了“武汉大桥测量钻探队”,开始大桥的筹建工作。

1957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至1955年正式动工,筹建工作开展了5年。5年中,专家们从大桥的桥址线到桥式、净空、建桥材料,甚至桥头堡的设计,都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试验。当时中央的指示是:“修建的长江大桥应当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它不但应以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中国的新时代。”

以桥头堡的设计为例,为寻求最佳方案,当时的政务院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向各建筑设计院和各大学建筑系广泛征求美术方案,并邀请国内知名的建筑、美术、城市规划专家及桥梁专家,对已征集的美术方案进行评选后送政务院审批。

曾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回忆说,当时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召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专家,调动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设备。

在“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大桥”的动员令下,来自铁道部北京桥梁事务所、中国桥梁公司、广州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的各地优秀桥梁专家、技术人员汇聚武汉。1955年2月,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主任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委员包括罗英、陶述曾、李国豪、张维、梁思成等。铁道部还请前苏联桥梁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西林等人组成一个28人的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

修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的波折也折射出历史的影子。最初,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撤走了全部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大桥桥身共8墩9孔,除了第7墩,其余的施工方式都采用了西林提出的新创意“管柱钻孔基础”——将空心管柱打入河床岩面上,并在岩面上钻孔,在孔内灌注混凝土,使其牢牢插结在岩石内,然后再在上面修筑承台及墩身。两国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地质勘测和试验研究,最终决定使用这项技术。

1955年9月1日开始动工,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因为使用了这一当时世界最先进施工方法,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时间,比计划提前了近一半。

从此,南北交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成为了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也被连接起来,并改称为京广线。

大桥通车后,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巨大,通车头5年,节约的货运费超过了整个工程造价。

50年来,大桥历经风雨,荷载大大增加。现在,平均每分钟都有60多辆汽车驶过,每6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除此外,半世纪来,武汉长江大桥还遭受过70多次撞击,最严重过的一次是在1990年7月28日,被一艘重达900吨的吊船正面撞上,大桥养护人员对它维护了一个月。

多次检测结果表明:全桥并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

建设者们精心呵护着大桥,他们每隔10年就要对大桥做一次全面细致的“体检”,并在大桥的上下游陆续修建了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过江隧道、天兴洲大桥、二七大桥等过江通道,分流车流,减轻武汉长江大桥的负荷。

2002年8、9月间,武汉长江大桥进行了首次大修。方秦汉院士表示,当年建大桥,图的就是百年大计,保证和延长大桥使用寿命,一是靠养护,二是靠管理。现在很多桥梁出问题就是因为管理不当,超负荷运行。武汉长江大桥只要养护得好、管理得当,使用100年以上没有问题。

自建成以来,大桥一直都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根据对大桥落成的新闻报道:“长江大桥四周的龟山、凤凰山、蛇山,沿着长江的两岸,汉阳建桥新村的街道上,莲花湖畔,和武汉三镇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聚满了人群。”

那是1957年的10月15日。翌年,第三套人民币开始设计,“武汉长江大桥”入选设计方案,最终出现在贰角券,1962年4月正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