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1966年5月,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发布了他的证明结果,1973年,又完成了对证明的修改,公布了详细证明方法。这项研究可以简称为“1+2”,在国际上又被誉为“陈氏定理”。

这意味着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

陈景润(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时光倒流到200多年前。在1742年6月7日写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哥德巴赫提出了这样猜想: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欧拉在6月30日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一代代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意图攻克,均告失败。

在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徐迟这样写道:“整个十八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整个十九世纪也没有能证明它。到了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问题才开始有了点儿进展。”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较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九个质数的积加上九个质数的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的计划是,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9+9、7+7、6+6、5+7、5+5、4+4、3+4、3+3、2+3、1+5、1+4、1+3……包围圈渐渐缩小积,简称“9+9”。

“如果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在哥德巴赫发出给欧拉的邮件200多年后,中国福建福州市英华中学的课堂上,来自清华的沈元教授不会想到,自己临时的一堂课,改变了少年陈景润的生命轨迹。

闽侯人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排行第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父亲的收入微波,孩子又多,因此生活过得拮据。上学后,瘦小体弱的他又常受欺负。

特殊的生活境况,使陈景润极为内向,不善言谈。加上他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闭门思考的习惯,被别人看作一个“怪人”。

1953年,厦门大学毕业后,陈景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整理图书资料之余,他研究,还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尽管时间紧张,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秉着对数学浓厚的兴趣,陈景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

他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将自己的数学论文寄给了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并将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在华罗庚的指导下,陈景润向着哥德巴赫猜想踏上新的征程。

“1966年5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华罗庚很少评价他的学生,却曾单独对王元说过:“我的学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1+2)。”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Weil)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夸张吗?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靠的是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想想他单是为简化“1+2”的证明,装满一只又一只麻袋的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