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19日,人民大会堂。

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获得了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和另一位获奖者——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接过了由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签发的获奖证书。

时光倒流到上世纪60年代。

那时的袁隆平,天天泡在湖南安江林去阶老汉的稻田里琢磨。林老汉不懂得袁隆平的科学道理,只知道,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他家的稻子亩产只有300多公斤,全家人的粮食一般到9、10月份就吃光了,而且,他家的稻子祖祖辈辈就打那么多。

饥饿,这问题困扰过数代人,甚至至今。作为人类的重要主食,水稻能不能通过杂交达到高产,这在今天答案显而易见——但在30年前,全世界没有人能回答。

当时流行的是用“系统选育法”进行水稻良种培育,也就是,从一个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进行培育;农业科学界的普遍看法是:水稻是自花受粉的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1964盛夏,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湖南安江农校袁隆平的目光。他如获至宝,马上用布条加以标记,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研究。上小学时,一次对园艺场的参观,使袁隆平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他考取了重庆相辉学院(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主修遗传育种学,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袁隆平告诉林老汉,这很可能就是天然杂交稻,如果种下去还能长这么好,“咱们可就不挨饿了”。第二年,他把收获的种子种下去,结果长出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饿,还要接着挨。

不过,失败的实验却带来了珍贵的灵感:水稻是自花授粉,不会出现性状分离,那就说明,这颗植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一定是个天然杂交种。

1964年,袁隆平在田间找了到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并于1966年在中科院《科学通讯》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奠定了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1969年,他又大胆提出设想:将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第二年秋天,他带着助手在海南寻找野生稻时,在三亚机场公路铁路桥边的一个水坑中找到一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经助手逐株观察,发现其中有3个呈雄性不育状的稻穗,袁隆平将之命名为“野败”(野生稻花粉败育株)。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发现,打开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又一个突破口。

关于杂交水稻,袁隆平打过一个轻松诙谐的比喻:先培养一个母水稻,嫁两个老公,和一个只生女儿,和另一个专生儿子——而这个儿子,便成了稻种。

但探索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曾在遭到破坏的试验田污泥中找回5根一息尚存的秧苗,也曾在春寒中为了保护种子将其用塑料薄膜缠在腰上保温,甚至不顾正在感冒发烧,去抢救遭到台风袭击的他寄予厚望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更别提试种过程中,还曾出现过减产的挫折。而此时,国际上的杂交水稻研究也陷入了困境。

但袁隆平没有放弃。很快,问题找到了:他没有把稻子的优势遗传到穗上,而是遗传到了杆上。

袁隆平花去了三个年头,做了个颠倒,优势重新遗传到了穗上。1975年,世界上第一代杂交稻正式诞生了。

当年在生产队的实验中,每亩稻子增产300多斤。第二年,国家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1980年,杂交水稻做为我国第一项农业专业技术转让给了美国,为菲律宾等30多个国家培养了500多名杂交稻专家。上世纪90年代起,袁隆平开始协助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杂交稻,在中国的帮助下,印度、越南的杂交水稻发展得很快,越南种植了65万公顷,印度种植了56万公顷……

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此,在告别饥饿的同时,也记住了袁隆平这三个字。

基于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并为世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4月25日,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成为我农业科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是对于多数科学家来说,是除了诺贝尔奖之外的最高荣誉。

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瑟罗纳说:“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的当选也为美国科学院增添了光彩。”

袁隆平的生活秘书兼司机戴牛松曾回忆说,1990年的一天,他和袁隆平去湖北考察杂交稻的增长情况,在一个小镇,乡亲们认出了袁隆平,没有任何人组织,一下子就来了1万多人围着袁隆平问候、握手,他们都要看看这位给农民带来福音的“米菩萨”。

但“米菩萨”只是这么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凉。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