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IBM PC推出后,很快就成为微机的事实标准,而从那时起,汉卡这个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也开始随着PC经历起10年的风雨。而国内技术基础最深、销量等影响力最大的,仍要算1985年正式推出的联想汉卡

从80年代中期往后的十年,其实不只是汉卡,当时要看VCD需要视频解压卡、杀毒需要防病毒卡、PC拓展需要更多的扩展卡。这都是由于当时的处理器性能太差,内存太小,造成微机进行某一项特殊的处理时,往往需要附加硬件卡进行辅助。

“处理汉字的解决方案在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软件方案,如CCDOS,不过因为这需要占用本来就有限的PC资源,成本虽低但性能不高,所以当关注性能时,人们就选择硬件方案,而联想汉卡就是这样的硬件方案,当然,严格说来是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汉卡发明人倪光南如此向网易科技表示。

汉卡硬件用来存储汉字字库并提供高速汉字显示功能,当使用者用键盘输入汉字的编码时,汉卡软件会自动将它们转换为汉字或词组,然后进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包括汉字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或打印出来。而联想式汉卡和其他汉卡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提供联想功能,就是利用中国文字的上下文关联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中国青年报》马役军这么描述到:“我看到操作人员打出一个‘记’字,屏幕会自动闪现出‘记者’、‘记录’、‘记分牌’等一连串联想出的词组。”这样的功能在现在来看并不算什么,不过回到20多年前,这样的性能为联想式汉卡赢取了大量的市场。

从中科院计算所1968年参与研究汉字显示器开始,联想汉卡的设计师倪光南就开始了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前期研制工作。而后来在1983年,采用Z80芯片开发出来的“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就具备了联想汉卡的基本功能。

往往在有核心技术后,如何将其产业化都是科学家很难掌控的事情,但联想汉卡的成型,也说明倪光南走了“回头路”。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从技术角度来看,把做好的LX-80微机系统浓缩成汉卡这样的一个部件,可以算是技术上的倒退,但产业化则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了计算所公司(后来的联想),它是以转化所内科技成果为宗旨的“所办公司”。倪光南也将即将开发完成的联想式汉卡成果带入到了计算所公司。1985年,第一型联想式汉卡诞生,那是由三块用扁平电缆相连的电路板和一套软件系统组成的。在当时,软件是随着汉卡硬件送给用户的,但实际上软件和硬件的作用同样重要。

汉卡利润很高,一套价格为几千块的汉卡,成本往往只有一半,所以汉卡给计算所公司带来了很好的效益。同时,汉卡往往搭在微机上销售,这也提升了计算所公司微机的销量。公司前三年的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500%,在前三年汉卡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包括退税)。在联想式汉卡的10年寿命期中,总共销售出16万套,利税上亿元。

“联想式汉卡还有另一项特殊的贡献,就是将“联想”这项技术的名称变成了品牌、变成了公司的名称。”倪光南回忆到。1989年11月计算所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这也成为我国计算机行业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不只是联想,前期的企业纷纷因为推出自己的汉卡获益,甚至是90年代前后才进入市场的史玉柱,也因为汉卡赢得了第一桶金。不过这个曾经辉煌的产品终究还是走下了历史舞台。

联想式汉卡硬件共八个型号,软件数十个版本,其核心技术是软件和芯片。1990年推出了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的7型卡,性能价格比很高,成为各型号中销售量最大的一种。

而这样的情况,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就发生了改变。486微机加上Windows 3.2操作系统就可以不需要汉卡辅助,很好的支持汉字处理,而且还几乎没有附加成本,此后,汉卡和各种卡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者:王杰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