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3月16日消息,2010世界电子纸技术大会今日在深圳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网易科技作为大会战略合作门户网站现场报道。长城消费电子事业部副总裁林俊发表了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电子书与数字出版系统,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与系统;第二是数字出版环境;第三是长城电子书与数字出版系统。过去我们讲什么是电子出版物,我们的观点就是电子书是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从而区域与以智障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次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定的设备来读取和传输。有什么优势?很多演讲嘉宾说过了,信息量大,使用快捷方便,满足用户个性需求,深化服务层次,无纸化、低功耗,降低出版与消费成本,降低垂直发行渠道,第五就是可以更容易部署版权保护策略,防止盗版,更容易实现交互性,我们可以由纯阅读变成以阅读为中心的多种体验。

电子书的主要特征,我们觉得首先必须带有版权保护意识,就是加减密的功能,如果没有加减密的功能,内容提供商没有积极性给设备或用户提供内容,因为没法获得利益。第二,除了传统的TXT无格式之外,还可以提供其他的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是E lnk技术,使待机达到七天以上,保护视力以及分辨率。最重要的特征是拓展3G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培养网络经营策略进行运营。这个通过给终端设备提供数字媒体内容服务并由此实现增值业务的平台解决方案,传统的Web1.0已经是发布平台,主要的应用是新闻的阅读,现在进入到Web2.0的时代,包括博客、论坛、MSN、网络等交付应用不断地诞生,诞生了一种新的概念,人人都是内容的创造者,人人都是内容的消费者。传统出版和电子出版有一个区别,传统出版是作者、出版社到书店、邮局、报刊亭。而电子是简单的发布平台,前端可以是出版社也可以是作者,消费的人群可以是手机拥护,也可以是电子书用户,也可以是PC用户,只是使用终端的形势不同而已。比较两种出版的方式,传统的出版方式只是作者,而电子出版终端可以是出版社也可以是作者。电子出版的渠道中间端就是网络的发行平台,而且平台的规模可以根据用户的数量大小可以灵活调整,新覆盖一片用户几乎不需要增加任何的成本。受众端,传统出版是普通的用户,对于电子出版来说,普通用户需要购买一定的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内容,这可能会增加用户的投资,但我们想可以通过运营降低用户的成本。嘉宾说到人肉打字机出现盗版的现象,但电子出版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与其他的新兴媒体方式对比,以前也有移动出版方式。对于移动电视来说,主要是移动部分的推动,个人作为受众。我们说电子书阅读是个人自由选择加出版者推送的最佳切合点,通过这个平台,内容的提供者,包括读者、出版社可以很快的把内容提供到平台上,保证所有产品的新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这个产品。目前基于Web2.0的,这种网络购买数字内容已经顺着网络购买的习惯,已经不存在消费观念的障碍。下面我们看数字出版的环境,首先数字出版的机会在哪里?国家政策对数字出版有很大的扶持,从国民经济到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和产业振兴规划中都提到了数字出版的内容,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企业转变思路;第三是电子书产品的不断丰富也为机会奠定了基础。

这是数字出版行业消费心理变量的调查,不同的数字来源结果会不同,数字出版软件这一块数量比较低,但利润比较高。从产品偏好来讲,用户更希望电子书数字期刊,从品牌来说,院校研究机构对品牌比较看中,从价格上来说,大家接受的还是一百以下,因为促销打折会是比较好的方式。对于渠道来说,网络和口碑绝对有优势,影响因素主要是价格、质量和技术。这是2006年-2010年市场电子书规模和预测,预计到2012年电子书达到8.1亿的市场规模,这是2006年数字书刊杂志的预测,这是数字报纸的市场规模,这比前两项高很多,因此我们说数字出版产业后劲十足,我们从终端来说,用户体验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继承,用户不需要改变用户体验,但阅读杂志、报纸一类目前存在比较大的用户体验的跨越,所以用户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障碍。但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终端设备的产生,更大屏幕、更多的颜色,轻便可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我们强调一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不存在相互替代的过程,只是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改变,而出现的比例重调整,最后出版社一定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我接下来介绍电子书终端,长城关注电子书市场,发展了一系列的产品。我这边放了三张图。我们也做了自己一套的长城电子书系统,这里有类别,这里面最大的一个是我们把版权的思想融入进去,输入电子书的内置序列号可以下载。我们的加密方式简单来说是使用电子书内置的特征进行捆绑加密,随内容一起发送给你,需要在机器上和特征码进行比对进行解密的动作,这样保证加密的可靠性。我们的加密方式分为个体方式和组加密,组加密是你的内容对于批次的书籍进行捆绑。我们说第一代发行系统有商品的目录,其实类似于购物的商城,最重要是打通从中转层到读者的通路,我们更多的是面向首发端的出版社和作者,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互动,从而打造一套BC2BC的系统。

出版社的最大系统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出版社和作者各取所需,通过对中间渠道的压缩,大家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实惠。我想这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离开作者失去了内容,离开读者就失去了增值,离开硬件就失去了终端,离开了平台上无法保证系统的运作。最后简单过一下数字出版的现有盈利模式,包括Digbook的出版,还有专业期刊的模式,还有特别要提到的中国移动的增值服务的模式,还有用户创造内容的模式,最后一个是Google的模式。当然我们说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还有很多种,我们在座各位都将投入进去,共同探索这个行业的可能发展方式,唯有众人拾柴才有真正的发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