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专栏作家 方三文

价值投资者特别重视投资的安全边际,对公司负债率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如果股价能够低于净资产,他会觉得可能捡到了便宜货。如果股价居然能低于每股净现金,会觉得更是碰上了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

那么,投资是不是就在行情系统里面,把净资产和净现金占比最高的公司找出来呢?

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表格,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的净现金绝对值,及它与市值的比例:

按这个表,是不是投资盛大和中华网最安全,而投资百度最不安全呢?

非也!

是的,公司有一些现金,有较高的净资产,给了我们一定的安全区间,但我们不要忘了投资的本义。

为什么投资呢?是因为我们自己有点现金不知道怎么让它增值,我们相信有比我们更懂得使用这些现金的人,就是我们投资的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那么,能否把现金用好才是衡量公司能力的标准,而不是现金的多少。

通常,公司有几个办法使用好现金:

投资于核心业务上,改善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这应该是公司融资的最主要诉求,也是投资者把钱投给公司的最主要理由。

如果主营业务上用不完,有很多公司将现金用于并购相关业务,以期增强公司的业务竞争力,甚至实现公司的转型。盛大控股减持在盛大游戏的股份,将现金用于拓展文学、影视等业务,应该就是这个诉求。并购会碰上一个并购质量的问题,买了跟业务不相关或者质量差的资产,有可能钱就打了水漂。并购后还有一个业务整合的问题,并购公司通常都有“整合”梦想,希望并购来的业务能够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可是“整合”听起来美妙,结果却往往是灾难的开始。这两方面要学习谷歌,谷歌说得上是互联网公司里的并购大王,其并购有两个特点:一是并购都有专业的团队论证并购的合理性和价值,遵重专业性。第二是并购来的公司都不急于做管理上的“整合”,基本还是保持独立公司的管理模式,只是在渠道和文化上有所谓“整合”。这样就能保证被并购的公司依然保持其活力。

如果并购还用不完,现金还能用来干什么呢?通常可以用来分红。分红稳定的公司,也有一群追捧者,比如养老社保基金。

但分红有个问题是需要纳税,另外,投资股票本来就是钱有多,分了红钱用来干什么呢,还不是得用来买更多的股票?所以有一些投资者认为,回购股票是比分红更好的回馈股东的办法。但是回购股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象分红一样成为一个持续的策略,没有办法形成投资者稳定的预期。

如果不分红,又不回购,那现金还可以用来干什呢?只好存在银行里或者买美国国债了。但是回到我们说的投资本义上来,如果钱是上市公司的CFO拿去存银行,我为什么不自己去存而要买你的股票让你去存呢?

遗憾的是,现在中国在美上市公互联网公司,普遍都是最后的处理办法:把巨额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或者买一些短期理财产品。同时,每个季度的正向现金流,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净现金总额。有好几家公司,如果这个状况持续下去,净现金总额超过市值,都是指年可待的事情。更加荒唐的是,有时候巨额现金不但没有给股东创造价值,反而因为处理不当造成巨额损失,比如购买不靠谱的理财产品。这时候,这巨额的现金,功能就接近于人体上的肿瘤了:消耗养料却不创造价值。

钱多当然是好事,但利用效率如此之低就是个问题。看来这些公司的CEO和CFO们,得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用好这批现金,以回报投资者。

作者简介:

方三文:雪球财经创始人。曾先后任职于《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创办雪球财经之前担任网易执行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