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专栏作家 冀勇庆

近日,戴尔首席财务官布莱恩格拉登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的时候,又一次提到了戴尔退市的问题。一般来说,退市都是因为投资者或者大股东觉得上市公司的股价被低估了。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戴尔的股价表现确实不佳,与一年前相比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一家公司,半年的营收有304亿美元,现金有117亿美元之巨,它目前的市值是多少呢?只有280亿美元。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呢?只有18倍。难怪戴尔公司的老板迈克尔·戴尔想着要把公司私有化之后退市呢。

不过,这也反映了戴尔这些年发展的颓势。虽然通过大量收购包括佩罗系统和毕马威等公司,积极向服务转型,但是目前的戴尔仍然还保留着大量与硬件相关的业务,它的营收中有55%仍然来自于PC,而PC业务的萎靡不振也拖累了戴尔的股价。

说到底,PC本来就是戴尔的起家业务,当年迈克尔·戴尔正是依靠在宿舍里攒电脑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依靠独步天下的直销模式加上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戴尔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成为PC行业的老大。

但是,此后的戴尔没有抓住PC行业的又一次浪潮,慢慢地落伍了,老大的位置也被惠普赶超,如今连老二的位置也岌岌可危。

究其原因,戴尔的成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的PC行业正在走向模块化和标准化,这也使得任何一位稍微懂点电脑知识的玩家都可以很轻松地攒台电脑,那个时候中关村的攒机市场也是异常兴旺。

戴尔顺应了这种趋势,它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帮他们攒电脑。由于直接跟用户打交道,省去了中间环节,回款还快,再加上零部件都是标准的,大批量采购还能降低成本。戴尔只需要将供应链管好,就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更低成本地给客户攒好电脑。

而近些年来,PC行业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PC越来越趋向个性化、消费化,用户也越来越倾向于体验式购买,这些都给盲目注重效率甚至到了冷冰冰程度的戴尔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我有位朋友去年在网上订了台戴尔电脑,有一天当他收听到戴尔发货通知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声音竟然是机器模拟的。过去有很多买了戴尔电脑的用户,当他们发现电脑有问题而拨打客户电话之后,也是很久都解决不了问题。

因此,戴尔在丰富多彩的消费者市场上失去了先机,它的产品过于中庸,过于标准化,适合商用客户而不适合消费类客户。

当戴尔最终发现消费化的浪潮并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之后,它发现过去赖以成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反而拖了后腿。要与消费类用户做生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做生意,就必须建实体渠道,有了实体渠道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网络渠道之后,前端的订单模式就要随之而变,进而影响到后端的备货和采购流程,而这些流程已经与戴尔赖以成功的直销模式紧紧地黏合在一起,改起来特别费劲。因此,虽然戴尔针对消费市场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到现在为止仍然不算成功,也还没有赚到钱。

那么,戴尔如何才能解决自己在PC领域的尴尬处境呢?也许放弃消费类PC是个不算坏的主意。随着高端硬件产品如服务器、存储等逐步走向标准化,戴尔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攒机”的特长,而且这些商用客户也是戴尔过去更擅长的客户类型。至于消费类PC,还是让苹果、宏碁他们玩去吧!

(冀勇庆供 网易科技 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曾任《IT经理世界》主笔, 网易科技 名博,长期关注IT和通信行业动向,著有《华为的世界》、《狼战》。

现为 网易科技 专栏之“诊断IT企业”专栏独家供稿,与大家分享他眼中的各个IT企业,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到所关注企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