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专栏作家 冀勇庆

本周CES上最大的人事变动发生了,就在微处理器行业的老二AMD发布革命性的融合了CPU(中央处理器)和GPU(图形处理器)的APU(加速处理器)的同时,AMD公司总裁兼CEO梅德克却闪电辞职了;在此之前,梅德克在AMD度过了长达15年的工作时光,如今却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而在去年年底,AMD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的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也离开了AMD。

AMD其实是一家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它成立于1969年,仅仅比英特尔晚一年,但是却有些生不逢时,在过去这么多年一直遭到英特尔的打压。在CPU领域,同时代的竞争对手如IBM、摩托罗拉、Cyrix、威盛等一个个被英特尔打翻在地,而AMD却一直不肯屈服,与英特尔一直缠斗至今。当然,由于美国的《反垄断法》,英特尔并不敢将AMD赶尽杀绝,但是如果AMD自己不努力,它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凭借着领先的技术架构和制程工艺,英特尔一直牢牢地把握着CPU行业的主导权,过去AMD一直都是疲于应付。另一方面,拥有雄厚财力的英特尔通过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intel inside”计划,在用户中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和知名度,这也反过来“强迫”PC厂商不得不采用英特尔的处理器。由此也就形成了“马太效应”,AMD越是弱势,也就越难翻身。

2005、2006年间,AMD也打过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双核”和“中国”。在英特尔依然希望延续单核处理器以赚取更多利益的时候,AMD率先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并一举打破了英特尔对技术路线的垄断,从而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另一方面,深刻了解中国本土需求的郭可尊团队积极拓展PC厂商,而当时的英特尔有点过于托大,派了两位非本土高管担任中国区负责人,他们采取的策略引起了部分国内PC厂商的不满,由此有了联想、方正、曙光等本土厂商与AMD的全面合作,从而一举打开了中国市场。

但是,英特尔的纠错能力确实很强,不仅率先推出了四核处理器,而且依靠远比AMD先进的制程技术拖垮了AMD。在中国,本土高管杨叙的回炉很快又把市场主导权抢了回去。因此,两年之间,AMD又走了下风,市场份额又退回到10%多一点,经营业绩也出现了连年亏损。

万般无奈的AMD只得分拆芯片制造业务以摆脱财务上的困境,重新回归守势。但是,AMD仍然咬着牙做了一个非常困难但是却非常有远见的决定,收购GPU厂商ATI。当时GPU市场已经形成了Nvidia和ATI双雄争霸的局面,AMD的这次收购一下子就打破了平衡,同时还获得了GPU的技术。这几年来AMD一直潜心研究将CPU和GPU融合在一起的Fusion项目,这其实也是APU的前身。

AMD认为,随着大量富媒体内容的出现,人们对显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由于技术架构的不同,CPU厂商在显示技术上并不占优势——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MD推出的集成显卡,在性能上均无法与GPU厂商的独立显卡相抗衡。通过收购ATI,拥有了显示技术的AMD就能够攻击到英特尔的软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AMD就一定能够迎来好日子。在今年的CES上,英特尔同样推出了同时封装了CPU和GPU的Sandy Bridge,并且采用了最先进的32纳米制程工艺,仍然希望通过制造上巨大的成本优势一举拖垮AMD。

因此,梅德克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更多的还是无奈之举,也许他已经意识到,即使推出了APU,仍然无法推翻压在自己身上的那座大山。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摆在AMD和英特尔面前的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在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遏制住ARM势力的侵袭。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尽快解决,AMD也许连保住千年老二的地位都会成问题。如今,AMD已经挖来了前诺基亚高管邓元鋆担任中国区负责人,它在选择全球CEO的时候会不会如法炮制,以帮助AMD尽快完成在移动设备上的布局?

(冀勇庆供网易科技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冀勇庆 曾任《IT经理世界》主笔,网易科技名博,长期关注IT和通信行业动向,著有《华为的世界》、《狼战》。

现为网易科技专栏之“诊断IT企业”专栏独家供稿,与大家分享他眼中的各个IT企业,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到所关注企业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