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军

美国著名影评网站“影评情报”创办人戴维·A·格罗斯14日宣布,由于缺少主流新闻媒体和观众的支持,加上运营资金不足,网站将于4月底被迫关闭。

这一消息令好莱坞业内人士和媒体大吃一惊,同时也凸显了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美国影评网站优胜劣汰的现实。精彩的内容、足够数量的主流网民和充足的财力可谓决定一家影评网站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影评情报”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前市场推销部负责人格罗斯于2009年6月创办,迄今运营不足4年,却在影评网站中独树一帜。它以发表来自50家媒体的影评人撰写的评论为主要看点,迄今共对3125部北美上映的影片进行了点评,每月吸引约8.5万名网民,在谷歌6亿个影评搜索结果中,该网站排名远远高于Metacritic和IMDB等以搜集和发表影评为主的知名媒体,影响力可见一斑。

美国影评网站在2000年前后应运而生。当时,集人才、资源和技术于一身的好莱坞推出大批电影,观众希望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先了解影片到底怎样,希望具有专业水准的影评人发表看法。许多供职于报纸和杂志的专业写手针对这一需要,纷纷发表影评文章。不过,由于影评人的角度和审美水准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一些影片的好坏存在分歧。如何把他们的观点汇聚到一起,形成对影片的整体评价,成为专业影评网站的主要任务。

影评网站“烂番茄”在1999年率先成立,对超过500家媒体以及影评人的观点进行汇总,然后根据权重,计算出一部影片的分数。两年后,Metacritic问世,它搜集和分析44家媒体和影评家的观点,并根据这些媒体或影评人的影响,计算出影片得分。“影评情报”则对50家媒体和影评人的意见进行整理,并根据网民对这些意见的反馈,最终形成对一部影片的整体评价。

这些影评网站迎合了电影公司和观众的需要,创办之初分外红火。电影公司在新片发行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这些网站,了解观众对影片的看法,以此为依据确定下一步的营销方案。“烂番茄”作为业界龙头,每月点击率高达900万次,Metacritic达250万人次,“影评情报”也有近9万。

随着好莱坞电影产业不断发展以及专业影评媒体和专家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影评网站应运而生。这些网站大多沿袭同一套路,即对专业媒体和影评家的看法进行汇总,然后根据不同的权重对影片打分,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一些网站开始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联姻,形成强大的战略联盟。

2011年,“烂番茄”不再单打独斗,被媒体巨头华纳兄弟公司纳入门下成为一家子网站,获得了稳定的后续资金。Metacritic也被哥伦比亚公司交互业务部门纳入旗下。此外,这些企业还进军手机等新媒体市场,并为苹果产品用户开发应用软件,获得了大批青年人的肯定。

虽然格罗斯始终为“影评情报”保持着独立性、没有与大企业联手感到自豪,但作为一个严重依托于市场的网站,“影评情报”最终被市场淘汰。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充足的财源、包括手机在内的新媒体形式和大量稳定的网民作后盾,影评网站纵有再美妙的蓝图,最终也只能化作水中月、镜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