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12月11日消息, 由36氪主办的互联网创业峰会WISE今天继续进行。网易科技在现场做直播报道。

以下为圆桌论坛,主题是“投资人眼中的2014”,36氪CEO刘成城主持,嘉宾为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刘二海、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

刘成城:

我觉得互联网创业的精神,这个也是我们36氪一直去推崇和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一种精神,接下来我们是一个圆桌讨论环节,主要是我们会请到三位著名的投资人跟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关于他们对未来、对于2014年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的一些观点。

我们知道每一次、每一个创业公司,其实如果真的要爆发,一定是抓住了一个市场的空缺或者说一个需求的空白,但是这些需求往往不是说社会在稳定的时候就有需求空白,往往是在一些社会变革的关键节点,比如说从我们的互联网的诞生,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点,包括我们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就是每一次社会的变革才会有这些大的机会存在,那创业机会往往蕴藏在其中。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有请三位嘉宾上台来跟我们分享。

各位在座的三位嘉宾应该是投资界非常有经验的朋友,我想先请他们跟大家简单认识一下。

羊东:

我就先来吧,做投资也的确做的时间比较长了,中国的VC真正开始的元年应该是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雅虎,孙正义是首富的时候,完了知道有人能通过投资赚这么多钱,那个时候可能大家开始知道有VC这么一个产业,其实这是一个很小的产业,但是现在VC、PE大家都说得非常,都是烂大街的这么一个词儿了,我大概是从2000年初开始做,到今年已经十几年了,那么也经过好多起起伏伏,时间上就不说了,反正一直在做创业投资。

刘成城:

他自己可能没好意思说,最近上市的58同城,他也是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刘二海:

我原来是可能在企业里面做产品经理,后来做管理。2003年加入到原来叫联想投资开始做创投,说来也十多年的时间了。

创投这个生意,我过去说是很难的生意,巴菲特过去讲说有好生意、坏生意和比较难的生意。创投不算坏生意,但是是比较难的生意,一个项目做完之后,你做得很不错,然后马上就有人问你说,下一个你看能跟我说说吗?所以他是应该讲挑战非常强,虽然你做了一个好项目,怎么能长期做好项目,其实是不容易。

当然更难的实际上是竞技体育了,你今天跑100米是冠军,明天可能就没有了,对吧?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可能像刚才羊东所讲,我们不敢说自己很成功,既使曾经有过成功的案例,可能都已经翻篇了,一直怀着敬畏之心,从早期我们投资人人、智联招聘、投资易车,到后来像神州租车,也包括现在大家玩儿的游戏我叫MT、乐逗,也包括汽车的很多公司,包括汽车的拍卖……投资了非常多的项目,我们特别高兴的是说,最让我高兴的事情还是看到咱们中国创业者的激情。

刚才兄弟朗诵一首诗,使我好像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时候我也是半个文艺青年,也在台上去念诗。有时候到了日本去开会,发现日本显然不如中国,大部分年轻人毕业了到了三井、三菱、财政部去工作,那就是他的一辈子,而且当地的条件非常好,都不愿意出国、不愿意出去。咱这儿风沙又大,肯定想出去,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的热情和创业的激情是不得了的,我想也是特别大有希望。

王啸:

相对于刘二海和羊东,我做的投资相对时间短一些,我大概做了三年的时间,我是2000年的时候进入百度,所以对互联网的了解有10几年的时间,但是真正做天使投资和早期投资三年多。确实这个事情还是相对比较难的,早期投资看项目、投项目、怎么样判断项目是非常有讲究的,有点儿像经验累积的活儿,不是很容易规模化和把规律抽出来。

我觉得其实做早期项目,第一个还是要看看趋势,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的趋势,移动互联网上这些做得比较好的项目,有哪些基础性的规律,比如说面向娱乐人群、手游的,可能是一波趋势,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找到合适的项目和合适的团队,也就是说对我来讲可能有一个三角形的模型,来衡量一个早期项目是不是有可能性。第一个是它的趋势性的机会是不是存在,第二个是这个团队为什么做这件事情相对比较合适,他有什么特征,比如说历史的经验还是说他团队的组成,或者说他以前做过的事情也好。

第三个就是说,如果他做这个事情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有什么样的数据能够表明他确实是验证了趋势也存在、团队也不错,如果这个简单三角形里面有两个角比较强,我们就可以去赌一把去投资,如果只有比如说一个角比较强,我们可能会放一放,如果三个方面都比较好,我们可能会比较坚定地投资他,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一个比较简单的衡量模型,因为早期投资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数据、那么多的东西,简单的模型加上一个感觉和直觉判断,我觉得能够保证早期成功的概率,同时我们在后期对于早期的这种,特别早期的项目的一些所谓的支持的作用,也会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知道一些可能会掉的坑,比如说这个方面他这么做一定会掉坑里,但是创新性的东西来自于创业者,比如说什么东西比较有价值,他对用户的理解会比我们好一些,但是一些规律性的别人犯过的错误,我们会告诉他,你应该什么时候融资、节奏怎么样、应该融多少钱,你同时的话,不要在哪些方面犯错误,你的团队应该在多少人的时候稍微停一停重新磨合一下,你的文化应该怎么建设,我们会在规律性方面帮助他少犯错误,提高他的成功率,这是我们一贯的打法。

当然我们因为做了三年多,刚三年的时间,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现在还不错的就是36氪这样的已经在台上了,剩下的还有一些做旅游、做可穿戴的,我们前一段时间投了一个运动的可穿戴的项目,最近发展得也非常不错,也是新一波的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刘二海:

王啸兄弟也是百度非常核心的早期创业者,所以赚了钱之后,又来做天使投资,我想台下很多朋友将来也得像王啸兄弟学习,赚了钱之后做做天使,咱们多合作。

刘成城:

接下来我想跟三位讨论一些相对务虚的东西,其实这几年中国的社会,本身中国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双层的改变,这个双层,移动互联网和中国社会自身的进步,我觉得这几年变化尤其大,包括在房价的体现上,很多方方面面吧,我想就是大家三位看看,觉得未来的话,最看好的或者说觉得最大变革的,从社会层面上,又能结合互联网的机会,大家觉得是什么呢?比如说刘二海老师,先提提您的看法,我们三位讨论讨论。

刘二海:

其实咱们谈的是创业,就会跟硅谷的一些公司做对比。中国的创业我是觉得,跟硅谷的项目相比较,应该有一些区别。我过去讲在国外技术和传统行业还是比较清晰有一个界限的,

我把它形容成两层的结构,像一个比萨饼一样,有一个面包,上面有一层馅。中国其实不一样,他有技术,但是这个技术跟传统行业的发展是互相融合的,因为中国本身的传统行业不发达,咱们看到三聚氰氨的牛奶、瘦肉精的火腿,包括今天的天气,这些行当都不是发展特别好,但是高科技也来了。所以它形成了一个结构,有点儿像中国的这个千层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我经常看的一个情况是以技术为起点,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就演化出了我所说的五种机会,包括纯技术的公司,这类包括我们像移动互联网,你做的游戏、你做的社区、媒体,很多是在这方面。

那么另一个就变成了,也是技术公司,但是有很强的传统特点,你比如说像招聘的企业智联招聘,像我们投资的易车,这类企业是科技型的公司,但是他有很强的行业背景。

第三第四类是产品或者说服务公司,他是传统企业,但是里面有了非常强的技术特点。比如说像蛋糕本身肯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可是变成online销售的时候,它的产业链、它的品牌塑造就变得很不一样,还有服务类的产品,也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第五类是一个新模式。

所以总结下来比较简单的就是,从我来看,在中国既有技术驱动,也有社会变革的驱动,在这两个驱动下,你可以发现出很多创业的机会。

刘成城:

您觉得哪方面,现在可能大部分的人马上就真的全部用上智能手机了,类似这种比如说,也是因为最近的游戏起来,也是因为智能手机。如果中国像日本2008年之前那样那种智能手机模式,肯定中国不会有游戏发展起来,你觉得这个有什么?中国本身有什么特点吗?

刘二海:

你刚才提的这个我觉得特别好。

其实做互联网和手机行当非常久的人都知道,日韩是手机真正早年比较发达的地方,那时候有彩铃、彩信非常非常发达。可是美国人将手机纳入到了互联网的版图,成了互联网的一部分,这时候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并没有太深的造诣,美国成了创新的中心,自然手机变成了比较开放的。

我不知道前几年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当时出来FreeWAP的时候,中国移动很多地方封杀,当时还有非常强的争论,在今天大家看到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中所占有的角色,一定是一个辅助性的角色和基础架构的角色,而不是主导这么多应用的角色。你可以看到互联网这种比较自由的创业空间跑到了移动互联网,这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使得大家能够在这里面创业,至少你不用去拼爹,在一定程度上你比较公平,你有很大的空间在互联网上做。

我记得我见一个创业者的时候跟他讲,他说你看我们不做这个能做什么呢?我爹也不是什么干部,我也弄不了矿,我也干不了其他事儿,这块儿地方至少我努力还可以干出不少事儿来,还可以成就我的梦想。

所以我是觉得移动互联网本身,实际上带来了非常非常大的一块儿自由市场的空间,从这点上来讲,我非常高兴乐见其成。

另一个我稍微补充一点,听听别人的看法,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在打破一些垄断的格局,比如说朋友跟我讲微信的支付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微信支付速度发展非常快,我相信对支付宝一定会造成影响,对支付宝造成影响,对创业者没什么坏处,如果都是一家的话,你只能用支付宝,你心情很不愉快,对吧?所以说这种格局的变化,我想大家在未来的2014年,你可以看得到。

刘成城:

其实是智能手机让每个草根都有接入网络的能力了。

羊东怎么看这个角度的机会呢?就是智能手机这方面。

羊东:

我觉得智能手机一定会,过去大家看到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其实未来几年,尤其是4G上来以后,肯定发展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

刘成城:

你觉得4G有什么改变?

羊东:

我因为一直中国移动的号我也懒得换,我其实还不是3G,我就感觉很多应用用不了,我在想起一件事儿的时候,对于一些支付能力比较强的用户,像我这样的用户变化是这样的,比如说他原来想起一件时而在手机上做不了,我现在突然看见36氪不错,我想下一个36氪的APP我马上要看,原来你先要下APP,在2G的情况下不来,这时候3G、4G可能能够带来一些原来做不了的事儿。

对于一些更多的人,4G肯定会让更多的数据业务,包括更多的智能设备进到家庭,比如说我在想,为什么每个家庭里边不安一个智能机器人,其实就是一个话筒,是吧?

刘成城:

最近的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算这个领域吗?

羊东:

都算,我对可穿戴设备,第一个我觉得这个很好,但是我不认为现在可穿戴设备那么有用,因为这个东西发展的时候,就是刚刚发展的早期阶段,可能是说很热,但是并不一定那么有用,就像汽车刚出来的时候,可能还不如马车有用一样,但是并不能否认这个东西未来,我认为可穿戴设备是不是应该跟脑电波结合在一起,但是现在好像测脑电波不是很容易测,同时这个东西戴在哪儿也比较奇怪,戴在手腕上跟脑袋离得太远了,有些人又不戴眼镜。

另外一个就是创业在,刚才刘成城讲的就是整个互联网,我觉得整个环境是越来越好的环境,从两方面讲吧。

作为一个互联网的平台,它上面的工具、它上面的基础设施,包括4G,包括宽带,我们当时大家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这个年代,拨号上网,有一次我在家里面拨号上网想下载一个Word文件,根本就下载不下来,现在你们根本不能想象的事儿,互联网作为平台、作为一个大环境来讲,作为沟通工具,上面也有支付,有这些东西,肯定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但是我刚才刘二海在讲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本身互联网这么多年,是不是真的让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因为大家折腾半天。

刘成城:

很多人觉得互联网把他变累了。

羊东:

我明显感觉,比如说回到50年前,我们今天的生活质量肯定是提高了,当然幸福感是另一个话题,也在提高,但是没有那么多倍数的提高。但是大家创业我觉得一个方向上的事

情是说,你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么有用,是不是真的把人家的幸福感提高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用了很多互联网的东西,我感觉幸福感提高最大的一点是,我是一个Kindle的重度用户,我看这本书,我两分钟就下载下来了,第三分钟就可以看了,我能安安静静地看半小时的书,这里面装300本书都没问题,我在咖啡馆里面,我觉得这个日子的确是比原来好一点了。

但是好像这样的应用、这样提高幸福感的东西、有用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多。比如说大姨吗可能就是,因为我也不是女用户,我不知道真的是不是有幸福感的提高,也许真的有用,但是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在折腾,之后不断再折腾,折腾完了以后你感觉到也不是那么有用,所以就是这一点,我觉得也许是创业方向。

另外我感觉作为创业者,一定需要一个很强大的神经或者说精神去创业,你要做一件比较大的事情,比如说像王啸他们当年做百度这事儿,肯定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做的是平台级的太大了,所以精神、耐力,我到底作为投资人,能不能相信这个创业者能够不辜负我,他会不会中间就掉帘子了,会不会中间就膨胀得不得了了,他这个事儿就做不下去了,或者说做着做着,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天上还是在地下了,这是作为一个创业者,都是很难的事儿。

但是因为互联网的行业,它本身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所以我觉得也许是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创业者,我就凭我的一技之长,我就搞这个事儿就算了。比如说我就是能,我老举这个例子,比如说我就是北京养蛐蛐儿养得最好的人,今天天气凉了,你就不要喂了,你把这个事儿做好了就行,原来你可能需要办公司、工商登记、雇秘书、雇财务,这些事儿很难,今天你开个微信帐号,原来是开网站,今天可能更容易,开个微信帐号,你就可以教大家养蛐蛐儿。

这个事儿也许它的创业难度降低了很多,但是你的创业性提高了很多,也许就很好,也许说北京市有3万个养蛐蛐儿的人,你告诉他们怎么养,也许你的收入也并不差。但是这种我们折腾半天,是不是那么有用,是不是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另外我很想说的一点就是教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互联网这么多年,按理说教育应该是最早被颠覆的事情,但是现在互联网让孩子的负担变得最大的一个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可能并没有意义。

刘成城:

教育适合互联网吗?教育适合用互联网改造吗?

羊东:

我觉得一定适合互联网改造,今天你拿到一个什么文凭的意义已经没有那么大了,比如说未来你都是互联网创业了,没有人说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你是一个养蛐蛐儿的人,谁管他是哪儿毕业的,他就能养蛐蛐儿就行了,互联网上的教育,到底是你拿个博士,还有没有用了?另外博士当时的分类也没有养蛐蛐儿专业的,所以说这些东西,早应该被改变,而且我觉得从人的观念上就应该被改变,但是现在反而使学生负担更加剧了,我原来觉得做初中的题做不上来,我还觉得挺自然的。最近我在微信上收到两道小学的入学题,我都花了两三分钟,甚至有道题没做上来,很古怪的题目。我就觉得现在的互联网教育走得越来越变态。

我就说这么多。

刘成城:

王啸觉得有什么?你觉得特别有趋势的项目吗?有投吗?比如说今年特别火的什么智能硬件或者说互联网金融,你怎么看这些今年比较火的方向。

王啸:

其实互联网金融和智能硬件我都有投,但都不是今年投的,都是前两年投的,因为今年我再投可能就很贵我也投不进去,我们一般还是要看看趋势,在我们认为他将要起来的这一刻之前,比如说半年、一年前。从现在来看,移动互联网有一个好的事情,就是它把人对人的这种可能提供的服务变得更加地实时有效率,其实最典型的就是打车类的服务,把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信息的沟通打得比较碎,我在这个地点要打一个车到哪儿去都可以告诉他,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完全可以延伸,货车司机也可以,我要有个货从哪儿运到那儿,这是可以的,这是最简单的延伸。

还有别的,比如说有些人其实是有心理咨询的需求的,但是在中国的环境下,他面对面地去,他其实压力很大,我能不能通过手机的方式,我有很多的心理咨询师在网上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就是我通过视频面对面的沟通,这种技术手段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说有哪个公司能够把这些资源组合起来,让最终的用户的话能够实时有效地获取到这些服务,而中间的话因为它中间环节会比较少,这样的话导致的是中间环节它里面以前所未的抽佣,以前的成本都会极大地降低。

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效率的提升,有可能是速度的提升,也有可能是中间环节的减少,也有可能是所谓的你找到优质的服务商的这样的一种可能性的增加,我觉得这种效率的提升是最重要的。

刘成城:

等于说效率的提升,大家就比效率,大家肯定是越来越累的,是吧?

王啸:

对于用户来讲,可能应该是节省时间的,比如说我以前下首歌可能需要三分钟,我现在下首歌1秒钟,你发现人最宝贵的资源其实是时间。所以刚才羊东也讲了,其实有任何一件事情,能让他下一本书可能立马就能看,而不用去书店买,节省15到20分钟的时间,对他的幸福感提升是最大的。因为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当于是固定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所以说如果能节省时间,在这个最小的时间下完成最多的幸福感提升的事情,是最好的。

刘成城:

大家真的是越来越累,之前我听过说新闻客户端,百度、搜狐、网易,现在他们比推送都是秒级的,你在一秒内能收到三个客户端推送的同一条新闻,其实是越来越快了。

刘二海:

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为什么会累一点呢?是因为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当出现了新的工具之后,人们为了竞争生存,都会采取新的工具,那竞争就会变得加剧。因为你没有其他工具的时候,你想竞争也没办法。

刘成城:

您觉得这个有解吗?我们在座的各位越来越累。

刘二海:

您问这个问题我还真想过,我是觉得从宏观一点说,中国社会还是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深刻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原来只是对权利大家基本上就是政治是唯一的,现在逐渐地在里头加入到了经济,我能赚钱也可以。那么再往后现在明显看出来,人们个性化已经非常明显了。刚才羊东讲有人去研究蛐蛐儿他很有兴趣,可是他生活也不错,我不是说他生活很困顿,生活也不错,这时候他有这方面的追求,我觉得也很好。有人可能喜欢艺术,也不是说我赚了很多钱,可是他愿意做这件事儿,我相信这个社会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变成了更加多元,目标更加多,这时候创业的项目也会多起来,不是大家都做微信,这也受不了。

那么朝社会各个方面,都会散开去,比如说人们关心的汽车,汽车里边有非常非常多的项目,谁能想到特斯拉这么火,是吧?我去美国出差还赶紧到人家充电的地方看看人家的大屏幕什么之类的,也有前一段你看在国内也出现了很多打车的、代驾的,包括我们做的神州租车,包括UBER也进入到国内来,包括我们在网上做了O2O换轮胎的,一个月换一万多条轮胎,很小的公司发展速度非常快。这方面我想会发生很多变化。

房子上也会有,逐渐有这么多房子,这么多闲置的,总要出租,都会有非常多对社会非常有实质性应用的。

刘成城:

其实是一种资源的重新高效分配了。

刘二海:

对,就是说科技越来越为人们的生活服务,除了让人比较紧张,竞争激烈,但是有的时候确实让资源更加很好地、合理地应用,让人们更加舒畅地能生活,这方面就是我们看,汽车、房产里头逐渐还是出现了。

除了游戏当然大家都清楚,非常非常地重要,其实游戏这个行当我认为对很多行当有很深的影响。举个例子大家都特别喜欢动漫,可是中国的动漫做了这么多年,真正做成的很少,为什么呢?因为形不成正循环,你的动漫片拍出来之后,你拿到央视拿到其他地方播,给你很少的钱,你就赚不着钱。

可是假如说这个形象逐渐出来,比如说电影发行渠道民营化了,已经市场化了,马上就出现了非常非常多的电影。当游戏非常好的时候,这些动漫的形象的IP假如说变得非常重要,这时候游戏行业也会带动整个动漫和其他行业地发展。

所以我觉得就是说游戏行业你别光看游戏,可能带动了文化其他产业的发展,也都非常好,所以我说移动互联网还真的有很大的价值。

刘成城:

我问三位一个相对犀利一点的问题,为难一下三位,各位平时都经常做一些,因为要判断,做一些判断才能投项目,有没有什么曾经发生过,自己觉得逻辑非常正确,但是投进去之后就不是想象的那样,或者说直接项目就挂掉了这种情况,每个人至少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个。

羊东:

其实投资是这样的,就是说你从失败的项目中学到东西,远远要比成功的东西多得多,而且投资行业有一个规律就是说,人家老在说你成功的项目,你感觉也很不错。但是实际上肯定会失败,另外失败了以后,大家为什么不分享呢?第一个是很痛苦。第二个是失败了你要点名,一点名怎么点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这个可以点名,因为他是一个什么互联网的十大失败案例,也是我做的。

其实没那么痛苦,这个没有那么痛苦,我先说一个痛苦,痛苦就是比如说我就被骗了,直接被骗了,这种情况下当时你怎么会相信他呢?是吧?他出门就买了一个奔驰,之后就把你骗了,骗了以后还说你坏话,公司江河日下之后这个公司还不死,两三年之内一直折磨你,最后这个人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公司没了,这不是我后边说的案例,这是最痛苦的一个事情,也是我觉得做投资可以接受这个。

刘成城: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投这个。

羊东:

当时创始人有一些亮点,会有一些东西让你觉得不错,行业也不错,分析也都不错,所以投资里边有一个叫做投资就是投人嘛,这个话其实最简单的道理,但是就是你可以从很多地方去理解,这个人有没有能力,这个人有没有品行、这个人有没有坚持,他有没有交代,这个人他成功了以后,比如说刘成城是这个状态,他成功了以后是不是也是这个状态,其实他有很多人性的东西能够体现出来。

我就不占用太多时间,比如说一个失败的案例就是博客中国,因为大家都知道是我最早投的,之后也风风火火走了一阵,最后也失败了。这里边就是说,比如说公司快速膨胀,公司从10个人到600个人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当时那个年代。另外公司的点我觉得找得其实很对,当时我记得我跟方兴东聊天的时候,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人,他跟我说以后找工作不需要写简历了,你就看看他博客怎么写的,这个人的兴趣、爱好,他的社会关系。

刘成城:

这两年微博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羊东:

微博就起到这个作用嘛,就是说很多的事情说得很对,产品也做得还OK,就是说这方面可能执行力上比百度很多公司差,我记得我们当时也投了网友公司,我说人家网友公司一个产品都做出来了,你这个页面怎么改不好呢?就是说很多东西执行力上就有问题。

但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说,当新浪突然说,有一个人在做这个事儿,他还想颠覆我,而且他做这个事儿有媒体属性,那我是不是也做一个,结果新浪就开始做了,新浪做了以后我们就基本上招架不住,后来方兴东跟我说,你看新浪产品做成这样了,我们基本上也没什么太多戏了。这种就是说,其实商业社会很残酷,你投对了方向甚至投对了人,但是在某个时间点如果竞争上面的问题或者是说一个点没有把握住,这个时候可能就趴下了,这种趴下是做投资必然要经历的,但是没有那么大的痛,最痛的还是被人骗了。

刘成城:

对,项目失败还是很常见的。

刘二海:

其实项目失败的一开始,我们讲早期项目,你从产品到营销、团队建设很多环节,其实还是一个串联的过程,有可能一个环节没做通,这个项目可能是好方向但是也死了,这个确实风险还是非常大的一个事情。

那么过去我们其实有一个调整过程,我觉得我们在10多年前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偏保守,对风险还是极力地回避。那后来我们逐渐明白一些道理,就是说有的风险是没法回避,我们也就自己后来公司内部出了一个所谓特殊极早期项目,就是非常早的项目,300万美元之内的项目,两位合伙人支持你就做了,但是我们是把基金里面,比如说5亿美元基金,拿出5000万来,比如说我和羊东是合伙人,我们俩同意这件事儿就干了,其他人不同意没关系,就干了。我们透过一个小组合,5000万,一个3000万,那还投不少项目呢,可以投十几二十个项目,我们其实是要增大一些风险的阈值,增大一些风险度,这样的话就是透过这个组合,能出来一些东西,这个其实是用你刚才说的,我们其实有一个调整过程,不是说往风险小了调整一下,其实我们是往相反的方向,往风险大的方向调整一下,这其实是一个风险心态。因为有的风险你也没办法,就是你不清楚你是否知道这事儿有没有风险,你认为有风险那当然你可能判断错了,或者说有问题,但是有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的风险,他也来了,你也没什么办法。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儿上,可能从投资人来讲,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你可能就要透过投资组合,来把这些风险适当地屏蔽掉,你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还有这些机会也都是一波一波的,有时候来的机会,错过了一波机会可能也就没有了,你不能今天再去投搜索,你已经没有了,所以今天投手游是不是行呢?可能也行,但是这是两年前开始大家做的很多投资。所以很多项目的投资,一开始肯定还都是蒙蒙胧胧的。

要说失败的,肯定是有,我记得二期的时候我们做了6个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做的电子杂志,当时也是红极一时。现在看看这里头有两个问题。

既有方向的问题,就是你再搞一个杂志是不是有必要,WEB、多媒体、声光是不是都很好,为什么要做一个杂志呢?但是当时觉得还不错的,因为效果展示非常好。当然后来又想Zcom去做,我们项目投的钱比较少,不到200万美元,其他人也做了一些投资。这个项目我刚才说的,所以说整个在那个年代,其实是没有真正地出来的。

当然我们并不因此而止步,可是我们在前两年又投了,还是跟杂志相关的,当然它的效果会比哪个好一些,安装基础也会多一些。所以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刚才羊东说的是人的事情,我说的这个事儿认识,在那个年头你确实不行,在现在是不是行呢?感觉比原来好了,但是是不是一定行呢?这也不敢说,反正比原来好了。

刘成城:

有经常怀疑自己的态度。

刘二海:

那是必须的,其实不只是我们,做VC的,既使是巴菲特,他经常说市场经常羞辱我们,我们以为是对的,但是实际上不对,我们经常被市场羞辱,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采取合适的框架、合适的方法去真正能判断出东西来。

还有一个就是我能学到的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对自己的判断要有一些弹性,有一些可能比较确信,有一些不是特别确信,你要有不同的层次。

另外一个就是你对企业家,要仔细听企业家在说什么,有时候他是用他的行动去做,他也不一定想得很清楚,但是他的行动似乎给你一些迹象让你做一些判断,所以这个投资像你刚才说的,它不是一个科学,它是一门儿手艺,它有一点科学的成份,但是它也有很多经验的成份在里面,它很难给你一个配方,当然会有大致的东西,但是很难。

我们在公司内部讲事为先人为重,说这个事情首先判断人非常重要,但是这还是比较高的东西。我自己也讲说要做价值判断、看他的团队,都会,但是它并没有多少多少的配方。

所以投资人我想一定是怀着敬畏之心,因为他跟企业家一起,他们是采取互动,市场在变化,你要不断地对市场进行反应。

举例来讲,可能羊东也清楚,我们当时做神州租车,早年我们这个公司是一个汽车俱乐部,现在变成了租车公司,我们也成了中国最大的租车公司,这都是在变化的,没有人敢一下子就说什么。现在我们做得比较火的我叫MT,也不是第一天就这么火,对吧?我们投资的时候,他做了大约三四款游戏,都不是特行,有一款游戏给我看,我说兄弟你这美工太差了,我都看不过眼,能不能找找韩国的美工给大家弄一弄,所以都是在发展的一个过程中,当然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是比较少。

刘成城:

王啸有没有觉得本来特别准的,但是居然没准的事情。

王啸:

我投的这些项目还都是最近两三年的,这些创业者还在市场上,所以我就不方便直接指名点姓了,但是就是说也确实有相对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是说有一个做类似于电影点评相关的,有点儿像现在QQ电影票那个东西,有一个团队说他们要做这个事儿,然后我说那,投点儿钱,投完钱之后其实就跟这个团队再也没见过,每一次打电话都说我在做这个事儿,我说东西出来没有,还没出来。过了两年还是这样的说法。其实我也没办法再找他,但是确确实实让我觉得这个,这个就是典型的上当受骗,我估计他连做都没做,我觉得这样的创业者肯定是没办法再去跟他交流和沟通了,我相信他以后也不会再真的做出事情来。

但是我们也有些创业者,确实第一个项目做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创业者不够成熟,做的方向有点儿早了,或者说团队太稚嫩了,因为我投的相对年轻的创业者比较多,但是就是说后边第二次再做项目的时候,我还是觉得他挺有机会的,因为我第一次觉得这个人有机会投了,第二次如果这个人在中间不发生太大的一些人的方面的变化,我还是觉得他有机会。

所以最近又有两个项目是以前投失败的两个项目接着投,当然也可能还是接着失败,但是我相信他一定会起来,因为在中国连续创业者成功的概率相对大一些,因为他们会不断地在市场当中打磨,中国真正的成熟创业者并不太多,所以他衰过两次跤,最终还是能够找到一个方向做起来的,而且中国的机会又比较多,所以就是相当于我投了项目,有一种彻底我没法联系的,有一种我觉得还能接着投的,我相信只要我接着投的这种项目,它就不算失败,有可能接着成功。

羊东:

我觉得王啸说的这个特别对,总结出来就是说,你作为创业者,如果你让投资人感到到他当年投你的时候,既使再复原到那个状态,他仍然会做一个还是投的决定,比如说博客中国我就会说,复原到那个状态我还会再投,虽然有那么多的风险,也许哪步走对了就成了,而且很大的一个机会,我觉得作为创业者的话,就是对得起投资人的信任、对得起你的兄弟。

但是如果说你再复原的话,说这个哥们儿太不靠谱了,不可能再跟他玩儿了,那我觉得是创业者最大的失败。

刘二海:

说得真的非常好,其实我们如果看到有些人曾经失败过,又站在这个地方还在努力地干,其实我马上肯定是加分,是吧?就说明这个人有这个坚持精神,尤其是你像我记得当年我们

做易车CEO也是当时2000年创业,他拿了一点钱,他们两个也不行了,不行了就居民楼里休息区了,自己又弄,2004年、2005年又爬出来了,这个其实就说明这个人很有韧性,很有生存能力,是非常值得你特别关注的。

我觉得咱们还真的创业跟其他事情不一样,以成败论英雄,你失败了如果能总结、能吸取到东西,很好,我们投资人也一样,那个方向当时看完了不太行,我们也会不放弃,还会继续看,如果其他人有了,我们也还会继续做。

刘成城:

因为时间的关系,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刚才陪我们分享了半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