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3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契合手机使用特性的网络应用进一步增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其用户使用率继续上升,微博等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使用率则持续走低;电子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大量增长;对网络流量和用户体验要求较高的手机视频和手机游戏等应用使用率看涨。

高流量手机应用的发展

2013年,手机端视频、音乐等对流量要求较大的服务增长迅速,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增长明显,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在手机上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手机视频跃升至移动互联网第五大应用。手机端高流量应用的使用率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是用户向手机端的转移,整体网民对于电脑的使用率持续走低;其次,是使用基础环境的完善,如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最后是上网成本的下降,如视频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包月合作。

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类应用发展迅速

2013年,微博、社交网站、及论坛等互联网应用使用率均下降,而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从具体数字分析,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下降2783万人,使用率降低9.2个百分点。而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移动即时通信发展迅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即时通信与手机通信的契合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交关系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信息分享、交流沟通甚至支付、金融等应用,极大限度的提升了用户黏性。

网络游戏用户增长乏力,手机网络游戏迅猛增长

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增长明显放缓。网民使用率从2012年的59.5%降至54.7%。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38亿,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仅为234万。与整体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趋势不同,手机端网络游戏用户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整体行业用户的增长乏力以及手机端游戏的高速增长意味着游戏行业内用户从电脑端向手机端转换加大,手机网络游戏对于PC端网络游戏的冲击开始显现。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团购成为增长亮点

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其中网络购物以及相类似的团购尤为明显。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人,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人,团购的使用率为22.8%,相比2012年增长8.0个百分点,用户规模年增长68.9%,是增长最快的商务类应用。商务类应用的高速发展与支付、物流的完善以及整体环境的推动有密切关系,而团购出现“逆转”增长,意味着在经历了野蛮增长后的洗牌,团购已经进入理性发展时期。

表7 2012-2013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一)信息获取

1.搜索引擎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4.9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3856万人,增长率为8.5%,使用率为79.3%。

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基础服务之一,虽然行业已经发展成熟,但行业内部依然存在变化:行业层面上,搜索引擎企业之间整合加速,通过并购或入股等形式提升自身竞争力;企业层面上,手机网民的增长促使移动端入口争夺更为激烈;技术层面上,基于自然语言、语音、图片、二维码等搜索形式的技术发展。在整体搜索行业进入成熟期的背景之下,未来搜索引擎的持续发展还将取决于搜索结果安全性和用户信任度。

图21 2012-2013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二)商务交易

1.网络购物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较上年增加5987万,增长率为24.7%,使用率从42.9%提升至48.9%。

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增长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首先,电商企业开始从“价格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企业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服务竞争,提升了网络购物的消费体验;其次,整体应用环境的优化,如网络安全环境的改善,移动支付、比价搜索等应用发展,为网络购物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最后,网络购物法规的逐步完善。2013年政府加快了网络零售市场的立法进程,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网络购物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追溯责任等内容纳入,保障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基本权益。

图 22 2012-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2.团购

团购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1.41亿,同比增长68.9%,使用率提升至22.8%,同比增长 8个百分点。

手机端的快速发展推动团购的高速增长,手机团购使用率从2012年底的4.6%增长至16.3%。以团购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与手机定位等功能深度契合,2013年团购服务在手机端与地图、旅行、生活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进一步融合,推动了团购向网民群体的快速渗透,整个行业也在不断地向线下生活服务领域纵深发展。

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的整体行业洗牌,团购已经回归理性发展状态。一方面,专业的团购网站通过产品定位和人员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包括高收益产品的选择、服务质量的提升、信任度的改善等措施,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意愿。另一方面,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等电商平台对团购服务的引入和重视进一步促进了团购行业的发展,这得益于平台企业在用户规模和信任度上的优势。

图 23 2012-2013年中国团购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3.网上支付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60亿,用户年增长3955万,增长率为17.9%,使用率提升至42.1%。

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网民在互联网领域的商务类应用的增长直接推动网上支付的发展。第二,多种平台对于支付功能的引入拓展了支付渠道。第三,线下经济与网上支付的结合更加深入,促使用户付费方式转变。例如:用支付宝支付打车费用等。

4.旅行预订

截至2013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81亿,年增长6910万人,增幅61.9%,使用率提升至29.3%。2013年在网上预订火车票、机票、酒店和旅行行程的网民分别占比24.6%,12.1%,10.2%和6.3%。火车票网上预订比例上升最快,提升了10.6个百分点,成为整体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规模的增长主要归结为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国民经济与旅游需求的联动效应。研究显示,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旅游行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201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进入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多元化发展阶段,居民的旅游预订需求全面释放。第二,旅游预订网站景区信息的丰富性,媒介旅游攻略的实用性以及支付方式的便捷性极大地提升在线旅游预订的用户体验。第三,用户互联网使用程度的深化,企业的营销推广活动和手机APP的丰富促使线下预订 用户逐渐向线上转移。

(三)交流沟通

1. 即时通信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5.32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6440万,年增长率为13.8%。即时通信使用率为86.2%,较2012年底增长了3.3个百分点,使用率位居第一。即时通信服务一直是网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其直接创造商业价值能力有限,更多的来自增值服务的开发。

2. 博客/个人空间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4.37亿人,较上年底增长6359万人。网民中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使用率为70.7%,较上年底上升4.6个百分点。2013年底,博客用户在网民中的占比为14.2%,相比2012年底下降10.6个百分点,用户规模不断减少,且用户活跃度持续下降,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www.cnidp.cn)显示,2013年下半年,博客总访问次数同比下降27.2%,总浏览页面下降22.3%。

3.微博

2013年,微博发展出现转折,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下降9.0%。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较上年底降低9.2个百分点。微博发展并不乐观: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营销的商业化并不理想,盈利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冲击导致微博用户量下降。

4.社交网站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达2.78亿,使用率为45.0%,相比2012年底降低3.8个百分点。近年来,虽然社交网站用户使用率下降,但社交已发展成为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基本元素,如网络购物、游戏、视频等服务纷纷引入社交元素以促进发展。

(四)网络娱乐

1. 网络游戏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38亿,网民使用率从2012年的59.5%降至54.7%。与上年相比,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增长仅为234万,增长空间有限。但是与整体网络游戏用户发展规模不同,手机网络游戏用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内用户向手机端转化进一步提升。

2.网络文学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数为2.74亿,较2012年底增长4097万人,年增长率为17.6%。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4%,较2012年底增长了3个百分点。

网络文学发展环境逐步完善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方面,版权保护力度加大,促进网络文学行业健康发展。三中全会政策条文强调对知识产权及版权的保护,加大打击网络文学盗版力度,有利于提升正版网络文学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大众对网络文学的认可,提升了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而提升网络文学的盈利能力,盈利方式从早期的用户付费、线下出版,进一步扩展到游戏、动漫、影视等行业。

3. 网络视频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较上年底增加5637万人,增长率为15.2%。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9.3%,与上年底相比增长3.4个百分点。

网络视频用户数继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改善:首先,网络建设和视频设备为网络视频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条件;其次,网络视频内容更为丰富,吸引更多网民在线收看视频;最后,网络视频与传统电视媒体的深入合作,带动了网络视频的播放。

2013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生显著变化:战略层面上,视频网站并购和整合力度加大,出现跨行业、线上线下等方面的整合,不断改变着网络视频行业格局。产品层面上,视频企业不但加强了PC端和移动端产品的优化升级,而且加强了与客厅娱乐相关的业务推进,围绕“家庭娱乐”推出了与网络视频相关的机顶盒、路由器、互联网电视等硬件产品,力求打赢“客厅争夺战”。网站内容层面上,不少视频企业一方面加大自制剧的开发,以降低版权购买成本、减少亏损,另一方面加强线下热播剧目的购买力度,以吸引新客户、增加广告收入。

报告全文:

第33次CNNIC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第33次CNNIC报告:互联网基础资源

第33次CNNIC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第33次CNNIC报告:网民互联网行为解读

第33次CNNIC报告: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

往期回顾: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二、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2013年,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整体行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移动终端的特性进一步体现,行业内应用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其中,交流沟通类应用依然是手机的主流应用,在所有应用中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第一,但用户主要集中手机即时通信上,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应用的使用率均有所下降;休闲类娱乐应用发展迅速,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和手机音乐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大幅上升,增长态势良好;手机电子商务类应用渗透率虽然相对较低,但领域内所有应用的使用率全部呈现快速增长。

手机即时通信保持快速发展,新厂商竞争难度较大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4.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864万,年增长率达22.3%。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86.1%,较2012年底提升了2.2个百分点。

手机端即时通信凭借其服务特性与手机特性的高度契合发展迅速。从内部分析,相比于PC端而言,中小手机即时通信工具发展难度更大,这种状况的造成原因一方面由于手机特性的限制导致增值服务开发力度有限;另一方面,排名首位的即时通信工具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和应用的结合极大提升了用户黏性,平台化竞争壁垒已经形成。

手机搜索迅速增长,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3.65亿,较2012年底增长7365万人,增长率为25.3%;手机搜索使用率为73.0%,与2012年底相比提升3.6个百分点。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网民部分搜索行为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

网民手机端搜索行为与PC端有所差异:搜索方式上,手机搜索输入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输入外,还有语音、二维码扫描等输入方式,且使用率快速增加。搜索内容上,除娱乐和阅读等内容外,用户在手机端搜索本地生活服务类信息和应用信息的需求更大,手机搜索已成为应用分发的重要渠道之一。

手机微博网民规模下降,用户使用热度下降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微博用户数为1.96亿,与2012年底相比减少了596万,下降2.9%。手机微博使用率为39.3%,相比2012年底降低了8.9个百分点。由于手机端应用的使用独占性较强,类似平台性手机即时通信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微博功能的高度重合分流了部分手机微博用户。

手机视频快速增长,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五大应用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83.8%。网民使用率为49.3%,相比2012年底增长17.3个百分点。

手机视频快速增长主要由三方面原因促成:首先,整体网民互联网使用行为正在向手机端转换,庞大的移动网民规模为手机视频的使用奠定了用户基础;其次,手机视频的使用环境逐步完善,具体包括智能手机的发展、Wi-Fi使用率的提升以及未来4G网络的落地,都成为手机视频增长的促进因素;最后,视频厂商在客户端的大力推广,提升了网民对于移动视频的认知,进而吸引更多网民使用手机视频。

手机网络游戏爆发性增长,用户转换加快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为54.5%。手机网络游戏使用率为43.1%,较2012年底提升了9.9个百分点。

2013年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出现爆发性增长,多方因素促成了手机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首先,游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和网络环境的加速建设,游戏需求不断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其次,手机网络游戏是变现能力最强的服务,因此类似手机即时通信、社交应用、分发渠道等都展开游戏推广,推动了手机网络游戏用户增长。最后,手机网络游戏使用门槛低、游戏时间碎片化的特性,对PC端游戏形成补充,满足了用户需求。

移动商务彰显巨大潜力,使用率快速增长

2013年,移动商务市场爆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手机网络购物在移动端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达到1.44亿。作为PC端网络购物渠道的补充,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手机独有的功能(扫码、扫图片等)和使用便利性提高了用户购物过程的决策效率;第二,电商企业在手机端的大力推广,对手机用户网络购物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手机特有的本地化电子商务拓展了用户手机端购物渠道。

2013年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增长,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使用率为25.1%,较去年底提升了11.9个百分点。推动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手机网民的高速增长为手机在线支付建立了用户基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手机端支付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商务应用快速推动下,移动支付相关产业链各方积极布局而产生的联合推动效应。未来,像NFC近场通信和蓝牙Key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以手机为载体的支付应用发展。

报告全文:

第33次CNNIC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第33次CNNIC报告:互联网基础资源

第33次CNNIC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第33次CNNIC报告:网民互联网行为解读

第33次CNNIC报告: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

往期回顾: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