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标志性建筑——世贸中心一号楼已经接近完工,而它的业主—代理商正在苦于应付各种寻求刺激、试图突破安保到达顶层的人。但有一位受欢迎的参观者,这就是中国万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这位住宅—商业房地产开发商是这幢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重建的摩天大楼的第一位商业租户,今天万通正在建造第64至69层楼,在明年开业时这里将成为令人注目的景观。

万通正在把这个面积总计达191,000平方英尺的空间规划成为一个会员制的中国中心,结合了商务中心和社交俱乐部等诸多元素。其设想是让中国公司与那些在这个全球商业之都想和他们开展交易的个人或企业进行联系。(没人在说这个俱乐部将有多大,加入者超过500,但万通已经与新加坡同乐餐饮顾问集团合作,聘请国际著名厨师李国纬出任中国中心纽约俱乐部餐厅的主厨。)

万通本身拥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冯仑在1979年20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十多年在多家政府机构担任官职。他说:“我当时还完全没有考虑自己要下海经商。”

然而,在1993年,中国国民对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政策热情高涨,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与一些朋友一起冒险涉足房地产,组建了万通地产。和他一起创建万通但最终离开的那些人后来也各自功成名就:耳熟能详的有亿万富豪潘石屹,以及今年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商——阳光100中国控股公司董事长易小迪。万通的一位早期高管是章苏阳,他现在是IDG(国际数据集团)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中国合伙人。与此同时,北京的万通已经积累了20亿美元资产,包括一家在中国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台湾的一个项目。

凭借中国中心及其舒适的设施,包括一间茶室,以此作为一个门户,冯仑希望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个人与西方企业和个人相互认识。这里面包括已经存在于纽约都市区大型移民社群中的中资企业,以及来自中国的省级代表。

虽然世贸中心一号楼项目已经拖延了多年,但冯仑的时机看起来不错。去年中国在美国的投资额翻了一倍,至140亿美元。他把中国中心看作是自己可能会在巴黎、柏林及其他地方复制的一个尝试。

冯伦自己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投资,他最初购买房地产,并且把资金投入到科技投资项目中。这使他得到了与美国监管机构打交道的经验。他说:“我觉得自己在美国并不是一个陌生人。”

早在2003年,冯仑开始和参与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的企业家、学者和官员进行沟通,并且表示,他认识到这条投资道路会很缓慢。冯伦说,由于设计以及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个房地产项目是世界上最复杂而且最具挑战性的项目。”然而,即便别人退缩了,但他仍然让万通在2009年签署了第一份租约,押上了近1亿美元。

冯仑说:“房地产是一个需要时间才能获得成功的行业。”虽然对于每周参观9·11遗址的成千上万名全球游客而言,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无法进入他的中国中心,但世贸中心一号楼是“许多中国人想来看看的地方”。

冯仑的万通第一个跨入世贸中心一号楼的大门。

译 陈玮 校 陈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