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手机也能传送气味么?来自哈佛的科学家,成功利用新型的通讯硬件 oPhone,将带有香槟和热情果马卡龙气味的信息,从巴黎传送到了纽约。

该设备传递气味的原理很简单。首先,用户用一款定制的相机APP--oSnap 拍照,并从大约 3000 种气味中,为图片选择几个相关的气味标签。然后,当发出一条气味信息 oNote 时,信息的接收者可以点击一个链接,然后跳转至原图或者是已选出的气味信息。在连接了硬件设备 oPhone Duo 后,气味便可以通过两个分离的管子发出去。

目前,oPhone 硬件在 indiegogo 上的众筹价格为 149 美元,用户还可以在纽约、巴黎或者剑桥等地尝鲜适用。不过,即便没有 oPhone ,用户依然可以借助 oSnap 应用为图片添加气味标签,比如, “Lady Gaga” “我的房间”等等。下图为 oSnap.

oPhone 的设计者之一是哈佛教授 David Edwards。最初,他与 23 岁的学生 Rachel Field 共同设计了这款新型通讯系统,他们希望让社交网络 Instagram、Facebook或者发送给朋友的美食图片,也能充满立体的味觉,更加绘声绘色。

oPhone Duo 内部由许多塑料材质的小型循环部件组成,类似一个一个的神经细胞。每一个“细胞”里都有四个孔,其中三个被干燥的、带有气味的材料包裹着。当 oSnap 发出气味信号,oPhone 就会转向特定的神经细胞气孔,并释放出指示出的特定气味。

我们曾在《移动终端的传感化及其带来的机会:每个传感器都会承载一个细分行业?》这篇文章里提到过:

从 2002 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拍照手机 P800,宣告了手机传感化的开始;再到 2005 年诺基亚 N95 推动了 GPS 在手机中的集成;再其后的 iPhone,又先后集成了重力加速传感器、电子罗盘等等。这些都是手机终端传感器化的表现。

像oPhone 这种气味传感器的推出,又会掀起怎样的硬件变革?更多关于移动传感化的讨论,请看这里。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林西抹抹茶]

AD: Windows Phone开发者交流沙龙 北京站启动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