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Air!是大新伙伴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做出来的一款平价空气质量检测仪,去年9月在Kickstarter上成功众筹,筹到了2万美元。

Air.Air!是一款消费类的新硬件,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发射一道光束穿过空气,由自带的传感器接收,空气中的粉尘会对光强等造成影响,收集齐数据后按照特定的算法处理,给出空气质量的分析报告。通过低功耗蓝牙与手机相连,可以提供空气质量预警提醒功能。

现在离他们众筹已经快一年时间了,这一年时间他们到底又有哪些进展呢?就这个问题,我和Air.Air!的创始人宋宏嘉聊了聊。

这一年大新伙伴团队都做了什么呢?宋宏嘉也给了一个很清晰的梳理

  • 2013年10月,Kickstarter众筹结束后,在Indiegogo上做了的另一款产品UVindesir的众筹。
  • 2013年11月,在点名时间做了Air.Air!的众筹,很遗憾完成筹款目标。
  • 2013年11月,敲定与大姨吗关于 UVindersir的合作。
  • 2014年1月,3名主要的创始人从华为离职,成立了大新伙伴公司,全职创业。
  • 2014年3月,Air.Air!正式发货。
  • 2014年4月,发布Android版本适配应用。
  • 2014年5月,团队在深圳南山租下了办公室,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日子。
  • 2014年6月,与大姨吗正式合作推广。

现在,大新伙伴敲定了一笔小额的天使融资,实现了微盈利。有几家国内的大公司也在和他们洽谈定制事宜,只是现在还不方便对外透露。

宋宏嘉一直是一个很愿意分享的人,国内不少去众筹的硬件团队都咨询过他们众筹和运营、生产的经验。聊天中,他也很热心的跟我分享了他对众筹、对硬件创业、对公司运营的不少经验。

关于Kickstarter:

  • 1、Kickstarter上最受欢迎的项目其实还是偏极客类的产品,消费级的产品其实支持者并不是很买账。现在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 2、Kickstarter众筹带给大新伙伴最重要的就是天使用户。天使用户一般会给很多反馈意见,众筹结束时产品还没有量产,还可以做出改进。

关于众筹:

  • 1、运营对众筹至关重要,他们当时“多线做战”,精力都放在了Kickstarter上,其他两个项目都没有做运营,最后筹到的钱都不多。
  • 2、产品名字真的很关键,UVindersir这个名字就太长了,很多第一次接触的用户记不住,以至于在Indiegogo众筹时很多用户也找不到他们的产品。

关于硬件创业:

  • 1、供应链管理是关键。“我们2个人兼职用了3个星期做完了Demo,但是生产却花了整整一年,10个人,全职!”,不熟悉供应链就会走很多弯路。
  • 2、现在做硬件创业的小团队不多,多分享、交流、鼓励、帮助,才能让整个创业环境更好。他们和大姨吗的合作也是在群里聊天时,碰巧遇到的。

关于公司运营:

  • 1、众筹只是个开始,如何利用筹到的钱让公司运作起来,越滚越大,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创业和团队的地方
  • 2、产品的运营需要整体统筹规划。一开始只要有单子,哪怕只有两百个订单,他们也会接下来,所以就搞得自己很被动,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花絮:

当我问到宋宏嘉,你在Kickstarter上众筹成功了两个项目,有带给你什么变化吗,带给你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呀?

宋宏嘉:Kickstarter带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追到了心仪的妹子。

于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差点被某人逼着改成了:“专访Air.Air!创始人宋宏嘉:Kickstarter带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追到了妹子”。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