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利比里亚游客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感染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后死亡,相关媒体报道随即引发全球关注,而且这是不无道理的。

既然生活在一个互联世界中,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搭个飞机就能把任何病毒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不仅限于埃博拉病毒

这样一来,在西非等疫区对出境航空旅客实行适当的传染病筛查,对于控制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就变得至关重要。实行航空“黑名单”制对防止此类病毒传播非常关键。

然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官员表示,虽然只要有一名感染者搭飞机飞往另一个国家,就有可能将埃博拉病毒传播出去,但它在美国发展成严重公共健康风险的几率其实比较小。

贫困、拥挤的生活环境,加上恶劣的卫生条件,似乎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西方大部分现代化国家基本上都不存在这样的环境。

埃博拉病毒有五种毒株,最早在1976年发现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的埃博拉河沿岸。其中四种毒株可传染给人类。剩下那一种只存在于其他灵长类动物。在西非被奉为美食的果蝠,通常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

埃博拉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传播途径有唾液和汗液等分泌物,也包括血液和粪便。它可以通过皮肤或黏膜破损直接传播,也可以在接触病毒后触碰口鼻、眼睛等间接感染。跟流感或麻疹不同,它并不是通过咳嗽或喷嚏传播的(即飞沫传播)。

埃博拉病毒属于纤丝病毒科,其病毒蛋白处在不断的变化或变异中,使之成为已知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的症状表现突然,通常是剧烈头痛和极度疲劳,咽喉疼痛和畏寒。随之出现呕吐、腹泻,上颚出血疹,皮肤呈水泡样。这种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导致凝血途径崩溃,最终造成大量的体外及体内出血。

虽然病毒潜伏期从2到21天不等,但要知道,只有那些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才有可能传染他人。感染者通常在8-9天之后开始发烧,伴随腹泻、呕吐以及可能出现的出血疹。

因此,如果表现出活动症状(包括呕吐与腹泻)的人在飞机上污染了洗手间,那么从理论上讲,其他不知情者是有可能接触污染区域并感染病毒的。

话虽如此,要知道,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中,大部分都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医疗工作者,以及服侍在病人左右的家人。另外,感染者一旦死亡,家人若触碰尚未下葬的尸体,也是一种潜在传播途径。

注意,埃博拉感染者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头痛、畏寒发热),这使病毒鉴别几乎不太可能。它很容易被误认为其他疾病,包括疟疾、霍乱乃至伤寒。只有在患病多日——开始出现大量呕吐与腹泻之后,病人才会表现出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揭示性症状——口鼻、直肠出血,伴随休克、肝肾功能衰竭,随后是持续性出血与暴发性心血管功能衰竭。

因此,战斗在前线的医疗服务人员应该提高警惕,掌握相关知识,并对近期曾造访西非的人予以格外关注。

公众大可以放心,美国所有急诊中心的医疗工作人员都对出现相关症状以及近期曾造访西非的人员予以高度关注。及时隔离和采取普遍预防措施(长袍、手套、口罩、眼睛防护罩)对于防止病毒扩散至关重要。

未来发展?

眼下还没有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可以防治这种疾病。医院只能为病人提供支持性治疗、静脉输液、血小板输注和输血。虽然在动物身上使用的一些试验性疗法(单克隆抗体)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但目前尚没有针对人类的疗法。

病毒的高度变异性(与其表面蛋白相关)无疑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使研究人员无从研制疫苗或是可行的抗病毒药物,另外更大层面的难题,比如与病毒打交道的危险性(生物性危害等级:第四级),常常阻碍研究的积极推进。由于患病人数较少,活下来的更是寥寥无几,研究努力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然而,最近发现的一种化合物BCX4430(相关论文发表于2014年4月刊的《自然》杂志),为埃博拉乃至马尔堡、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SARS、登革热和麻疹等其他致命病毒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这种化合物由美国陆军位于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Fort Detrick)的高度专业化生物实验室研发,是一种RNA依赖型RNA聚合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中展现出一定前景,并在人体细胞的体外试验中表现出了抗病毒活动。在他们的实验中,18只猕猴被暴露在致命马尔堡病毒环境中,随后(分别在感染后1、24和48小时)给予BCX4430治疗,结果实现近100%的存活率。根据试验结果,18只猕猴中有17只存活。但迄今尚未有过人类试验的相关报道。

译 丁盈幸 校 俆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