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号下午5点半,陈朝华在微博上写下“聚是一把火,彼此温暖。散为满天星,相互闪烁,惜缘,感恩。”暗示自己即将离开待了24年的南都。9号中午,张朝阳确认陈朝华加盟搜狐。

陈朝华将担任搜狐副总裁及总编辑,原总编辑吴晨光出任执行总编辑,向陈朝华汇报。

陈朝华的加入,预示着搜狐新闻改革的又一轮开始,而张朝阳同时表示,“网传搜狐要裁员百分之30,我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有很多事情要做,正缺人手。”看来是要配合新来的陈朝华,做一番大动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类自媒体正在不停地侵蚀门户的份额,变革是传统媒体唯一的道路。在搜狐新闻启动变革之前,网易和新浪已经进行了“自我革命”。

丁磊曾在2014年6月对网易门户进行大改革,意图根据用户兴趣标签和大数据挖掘,打造千人千面的门户新闻体验。而新浪则对门户进行了分拆,新浪门户几个中心被分拆成各个事业部,机制将更灵活,自主权也会更大。

各大门户在改革之后,新闻客户端移动下载量发生了变化。

根据国内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媒发布的报告,2013年搜狐、腾讯、网易新闻客户端位居前三位,活跃用户占比分别为31.2%、29.4%和27.6%。位居第四位的新浪新闻客户端的活跃用户占比为21.8%。而到了今天,根据苹果app store 的实时排名,四者的排名变为腾讯、网易、搜狐、新浪。

从这个数据来看,搜狐的门户改革来得有点晚。

改革同样意味着人事变动。

网易方面,从2012年开始出现高管离职潮,其中包括网易门户副总裁喻华峰、执行副总编辑方三文、副总编辑张锐、总编辑唐岩、门户事业部总裁李甬、副总编辑丁秀洪、副总裁杨斌等。这群离职高管不少人选择自主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其中唐岩成功将陌陌送上了纳斯达克,方三文创办了雪球,李甬投资了虎嗅。

而新浪方面最大的人事震荡莫过于主编老沉的离开。在加入小米的时,老沉表示“门户的顶峰已经过去了,我离开新浪也是给下面这些新人机会,相信他们能在新浪向移动转型,新闻向垂直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搜狐在招徕陈朝华进行门户改革以前,主编刘春也离职加盟爱奇艺。

一边是曾经网易、新浪的前主编们各自奔走,进入更前沿的领域,改革后的网易、新浪主编也失去了以往的众多权力,有“去主编化”的意味;另一边的搜狐反而从更传统的纸媒援引主编。

为什么要选择更传统的纸媒媒体人?不妨看张朝阳的改革思路。

日前,张朝阳在面向内部中层干部的一次演讲中说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调整搜狐架构,将用户消费的内容、内容的产生者、新式的广告作为推动门户改革的三个火箭推进器。看来,张朝阳并没有另起炉灶,放弃他一手缔造的门户矩阵模式,他依然认为门户不会死,而且有很强的生命力。借着SNS传播、新媒体以及新的广告方式,门户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在张朝阳的演讲中,他表示为了实现未来的改革目标,人员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留下精兵强将,以此来提升搜狐的执行力,“我们现在必须得艰苦赶路,否则下去了,摔进万丈深渊。”

不过,张朝阳心目中的“三大火箭推进器”要想被点燃,SNS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消费媒体内容的时候,四大门户的新闻内容其实有同质化的倾向,用户并没有特别的平台黏性。

对于用户来说,在任意一家门户都能满足自己的信息消费需求。但是腾讯因为有QQ和微信,在SNS传播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新浪也有微博为其新闻引流;网易则是早早地推出了新媒体实验室,网易新闻跟帖盖楼也是其一大特色。

搜狐因为SNS没有做起来,失去了引流的先机。张朝阳自己也坦言,因为搜狐SNS没做好,让搜狐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张朝阳刚刚开通了微博账号,但是在别人的平台上搭台唱戏。恐怕很难有什么奇效。

缺少自家的SNS传播渠道,搜狐新闻只能将精力集中在内容质量上,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看到这里,张朝阳援引陈朝华的逻辑就显而易见了,这背后是张朝阳对于南都新闻质量的认同。

在张朝阳心中的搜狐门户“三大火箭推进器”中,有两条与内容相关。张朝阳表示,“我与众多产品技术人员致力于打造各端媒体容器(container), 陈朝华吴晨光团队将负责容器里的水及水的品质(quality of water)。”

不过,“水的品质”如何保证?陈朝华给出的答案是——情怀,果然有着深刻的南方系印记。

9号上午陈朝华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能加盟搜狐是一种缘分,是张朝阳的情怀感动了自己。陈朝华还说:“门户可和用户有更好的交互,门户可记录很多人文情怀,门户还可以有很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品,比如,腾讯的门户跟传统意义上门户就不太一样,跟移动端有很多结合。”

但是腾讯门户和客户端做得好,难道离得开微信和QQ弹窗的渠道?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tech.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