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

纪源资本(GGV)管理合伙人、滴滴打车投资人符绩勋近日接受了《福布斯》专访,详细解读了滴滴快的合并案。

符绩勋曾三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创投人”榜单,2011年他曾主导优酷土豆合并案,也是百度投资去哪儿的交易撮合者,对于公司并购和整合经验丰富。对于本次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是否涉嫌垄断以及后续业务梳理、团队整合等问题,符绩勋均作出了回应与解答。

《福布斯》:出于哪些理由,您在去年出手投资了滴滴?当时是否已经看到了滴滴和快的有合并的可能?

符绩勋:我当时投资滴滴,除了认为团队执行力强,个人确实看到了两家合并的可能性很高,至少有70%以上可能。至于能否合并、什么时候能合并,我的看法是完全取决于团队。

判断它们会合并是因为我觉得无论是滴滴还是快的,大规模补贴和投入都是不理性和不可持续的。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合并的可能性很高。

《福布斯》:在两家公司宣布合并后,公司管理层以及您发表的文章都提到合并的目的之一在于“停止补贴,进行真正的创新”。不过,即使两家公司合并,交通O2O领域其他竞争者仍有可能继续掀起补贴大战,补贴很可能不会随着滴滴快的的合并终止。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符绩勋:对,还是有继续这个可能。市场肯定会出现新的搅局者,比如Uber会加剧市场竞争。但我认为交通出行行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是它的网络效应很明显。遵循网络效应的行业,先发者优势是有价值的。

新加入者再掀起价格战,短期内能拉动供需,撮合人车匹配,但按今天滴滴和快的的规模、聚拢和整合现有的资源的能力,其他竞争者再追赶,是很难的事情。要达到滴滴和快的的规模和供需匹配,对手需要花更多的钱和资源。

《福布斯》:您提到滴滴和快的的市场规模和竞争者追赶的难度,现在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比如这次合并是否涉嫌垄断。您的观点是什么?

符绩勋:首先,打车这个市场,从比例上来说,两家公司占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小的。中国线下打车市场有上千亿成交规模,更不用说还有看不到、无法统计的黑车市场。我们虽然有一定规模,但并还没形成垄断。

此外,交通出行O2O这个大市场刚崛起,虽然我们说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合并后也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但市场不是静止的,大家都在不断创新,后来的竞争者如何追赶都很难说,对于团队,就是不能懈怠,要继续快速进行产品和业务创新。

《福布斯》:未来在交通O2O领域,两家公司合并后还会进行哪些创新?

符绩勋:我个人觉得高频的出行入口,这其中有很多的创新可能,比如拼车,这完全是一个增量市场,它会让更多人更方便、更便宜地打到车。现在大城市的出行高峰期,都是人山人海,如果有新的功能和创新,对消费人群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一个简单的拼车,也有很大想象的空间。

产品作为出行入口,出行本身还有很多创新可能,滴滴和快的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构建全出行方式的整合,覆盖从公交和地铁到出租车和专车的全部方式。打车的频率也许每周一次甚至更低,但出行的需求是每天都有的。两家公司整合资源,还有很多创新可做。

《福布斯》:滴滴和快的一直是两个同质化很严重的产品,未来两个品牌会如何进行具体的业务梳理?

符绩勋:这将取决于之后程维、柳青、陈伟星怎么给两个品牌定位了。在此前的优酷和土豆合并案中,我们就保留了两个品牌,但它们的品牌定位是错开的,目标用户、内容选择、产品形态都有差异。滴滴和快的的合并也是一样,之后我们肯定会对不同的人群推出差异化的产品。

《福布斯》:关于此次合并,有一种观点是管理团队的股份已经被大量稀释,可能导致团队创业精神丧失,进而影响公司下一步发展。和双方团队接触时,您的观察是什么?

符绩勋:这次合并之后,大部分投资人占比都不很高,股份是相对分散的。这也正证明大家认同两家公司合二为一的未来。对于程维和柳青来说,目前管理架构的整体设置和安排对他们实际上是最大的肯定。

我相信这个团队能把公司做好,没有人能比他们更好的面对未来的挑战。他们应该也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巨大,团队的斗志仍然很高。

《福布斯》:对于滴滴和快的下一步的发展,您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符绩勋:两家人打过仗,互相总是有些恩怨。合并之后,双方变成一家人了,从打仗变成合作后怎么稳住军心,这对管理团队会是一个挑战。未来半年到一年,如何去稳住团队,避免内耗,避免优秀人才流失,这是最重要的。今后是否能继续高速增长,主要就是取决于在这段时间能否稳住团队。

《福布斯》:大并购通常会引发大裁员,此次合并是否也可能出现大规模裁员?

符绩勋:很难说,我们毕竟还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两家人变一家人,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富余,富余的人能用好,就不太需要大量削减人员。这将取决于程维怎么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