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3月22日,2015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开幕式的主题论坛中,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表示,工业4.0知道的人还不是特别多。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2.0是流水线时代,3.0是可编程的生产单元。工业4.0是把工业互联网、人人之间的互联网、云计算、3D打印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各种先进算法来整合和优化产品的生产流程,可以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自动、自主、更环保。
以下为现场对话实录:

吴鹰:机会难得,我请教一下张教授,以你观察来看,我们既然有这个论坛,我们要有一些干货对中国制造2025应该有一定帮助,以你来看,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到现在大家都走向工业4.0也好、中国制造2025也好,目前中国和德国制造的差距最大在哪里?

张建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包括整个从政府来制定政策,然后使得国家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从我们的每一个企业怎么样使自己制造能力升级,能够获得一定利润,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长久有立足之地。德国的企业我觉得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它的中小企业占比例非常非常大。家族企业,百年老店,所谓的隐型冠军,这是他们的特色,他们不追求什么都做,做一个螺丝钉,占国际市场能够达到30、40%,做一个切刀,能够做100年。整个技术能够传承下去。他把工厂用到最现代生产过程,使得全世界订单在短时间内很快得到处理。又使得经过一系列改革,价格又是全世界可以接受。在德国制造比在中国制造还要便宜。他就是使用了一些技术,比如这个刀夜里用机器人去磨,非常有效组织生产过程,使得德国制造长胜不衰,一直保持全世界领先地位。德国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把利润投资到技术的整个的本性使得德国制造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另外一个,德国制造对研发的投入非常非常高。德国跟中国这方面有一个区别,它的研发大部分来自企业。中国现在的研发还是大部分来自政府。这样的话,使得怎么能够让企业能够用最新的ICT手段,用最新的设计手段、用最新的生产流程,然后来保持它的产品创新地位,我想中国整个研发也在慢慢过渡,使得企业从生产,个别企业说的研发是在开发产品,没有更多的创新部分。在德国,好多学生他们在企业里工作,说我们不谈创新,因为我们每天做的东西都是在创新。他整个在一个非常聚焦的领域做着非常非常前端,用最现代的ICT设计过程,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每天前进一点都是做创新。

吴鹰:中国有些企业已经向高端制造业蔓延。两三年前一个很好的朋友说,宁波三个企业家合伙,他们去德国买了制造的技术,光请专家,请了三个德国人,三个人工资一年1000万欧元,就做了制造精密仪器设备。做了没几年,把这个行业别人都挤出去,全球市场占有率60、70%,一年利润大概20、30亿。很厉害。我们很多人都不太知道。通过这种方式可能会缩短他跟德国制造的差距,因为人家积累了很多年经验、知识、技术本身。最后到4.0的话,如果中国和德国没有合作的话,这一套4.0体系可能在这个体系之外。他要走向工业4.0应该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你觉得德国愿意真心跟中国合作吗?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尖锐,如果真的合作,真的是猫教了一个老虎的徒弟,只留一手,不上树也足够把你猫吃掉了,如果结合的好,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一直不同意一个看法,欧洲人在互联网上错失掉了,世界上大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一个欧洲公司。它的家乡市场不够大。但是工业制造是全球公认。中国制造水平、质量还是在德国后面,即使总产值也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端制造。你觉得德国愿意真心跟中国合作吗?

张建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想在这个之前我也被问到中国怎么在工业4.0上能够做好。我准备了几个跨界。在跨界方面怎么跟德国尽可能合作好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博弈的过程。中国跟德国领导人也不断接触,在做标准这一级也有接触。中国很多企业组团去德国参观工业4.0项目。但是也有一些双方共同做的案例,这次在汉诺威青松公司跟SAP共同做了一个展台,青松物流机器人,用SAP软件做了一个很漂亮的演示系统,就是表明工业4.0上的决心。这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的想法,从政府层面,德国希望在战略上跟中国有很好的关系,在概念上他希望跟中国很好地合作。当然他们也经常提醒中国要保护知识产权,不能知识交流只是一个方向,也要有双方获利的过程,批评的调子远远小于合作的意向。政府层面基本上还是一个肯定的合作态度。

另外从大公司方面,我想他是能够获益的,这里面比较积极的就是西门子、博世、SAP,西门子、博世做控制级、硬件的,SAP是整个ERP工厂计划软件的,如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标准,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最大化,用户越多他们产品卖的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一个建议,就是中国和德国在过程中尽量是参与它的标准制定和软件开发和模块化分解,这里头我想都还是非常开放的主题,都值得大家跟踪追随。实际上这个后果完全是有可能猫教了一只老虎。德国人他有一定策略在座,但是有那一天到来的话,我想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强大的一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