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5月25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研究表明33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曾导致100米深的海水在地球上被蒸发。

早期的太阳系是混乱并又残忍的。即使各大行星都已经合并完毕,但依旧有足够多的碎石在太阳系中游荡,频繁地撞击地球年轻的地壳。经过38至41亿年前的一个强烈碰撞的阶段,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场景才逐渐谢幕,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

我们不知道第一个生命在地球上出现的确切时间,但我们至少知道在34亿年前已经有了生命。我们虽然不知道生命在出现的早期是怎么熬过有如炮弹轰炸般的小行星撞击,但至少我们知道34亿年前之后发生的事,那会是怎样的一幕呢?

斯坦福大学的唐纳德·劳和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的加里·拜尔利的一项新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答案。他们两人合作研究了一片地处南非、至今已有33亿年的岩石层,并确定其共有8层撞击层。每一层都含有被小行星撞击汽化后又重新固化,从而形成砂砾大小的团迹(blobs of rock)。这些撞击层同时也显示出在被撞击不久之后,他们又遭海啸光临。

很难估计那时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尺寸,但研究人员把他们缩小在直径20公里至100公里以上的范围里。相比之下,在恐龙时代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其大小大约是直径5到10公里。这里我们所说的8次撞击,是指发生在2.5亿年之间的、规模较大的8次撞击。

这8次撞击的规模之大,经过测算,已然可以将全球的大气加热,并将相当大一部分的海洋蒸发掉。

研究人员解释道,在一次小行星撞击之后,热量将岩石汽化,并将它们吹离海岸,最终将固化沉淀于几十米深的海床中。再另一次小行星撞击后,海水蒸发,一百米深的海底会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海水蕴含较高浓度的硅酸盐,在沉积物在空气中暴露侵蚀了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硅就会生成并像一顶定制的光滑帽子一样包裹住这些汽化又固化的团迹。

这在撞击层中硅帽的样子看起来就跟人们平时在温泉周围发现的一样,而研究人员对此解释是“海洋本质上是一个全球性的温泉。“ 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微生物可以生活在温泉周围的二氧化硅沉积物中。因此,尽管“灾难”肯定是合适的词眼来描述那时候的小行星撞击,但我们也在岩石中看到了生命顽强的证据。(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