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7月2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较去年底略有减少,达到2.85亿,较去年底减少了918万人,占网民总体的42.6%,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2.49亿,较去年底增加了2282万人,占手机网民的42%。

随着内容产业中优质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的价值日益凸显,网络文学产业过去单纯依靠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向“创造优质IP为其他易变现的内容产业输血”过渡。作为IP生产的最上游,网络文学在2015年上半年受到互联网巨头企业的高度重视,百度、腾讯、阿里先后成立了自己的网络文学部门,希望在未来内容产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巨头企业对网络文学领域的介入不仅处于自己的竞争需要,同时也为读者和作家提供了很多便利。首先,通过并购与重组,原本分散的文学资源被整合到少数渠道中,这大大降低了读者寻找新作品所需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用户黏性,而文学网站则可以通过对用户的长期阅读习惯和内容进行跟踪分析,更加有效的为读者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新作品,进而为有潜力的作者提供更多机会。其次,互联网巨头企业通过最近几年对于内容产业的布局,旗下往往拥有可以对网络文学进行改编的多种业务,这为IP的转化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极大便利,有效提升了优质IP的利用效率。最后,由于近年来优质IP的价格越来越高,很多视频网站都因为高昂的版权费用而难于盈利,很多热门作品的影视版权已经达到数百万元,这一方面证明了网络文学的巨大经济潜力,一方面也反映了版权采购方所面临的极大压力,而企业自己培养优质IP为旗下其他内容业务“供养”的方法则从客观上为企业降低了成本。

随着这种新商业模式优势的逐渐显现,之前令读者付费的盈利模式将逐渐退出舞台,培养受众广泛的优质IP并进行转化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网络文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由于这种变化推动的网络文学价值的重新释放将令整个行业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