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粟

在中关村核心地带,传统三大卖场之一的E世界门口,有两种天差地别的场景:一栋门口已经用警戒条围住了门口,租赁的商户几乎全都搬空,人流冷清,但偶尔还能有几个年轻小伙对路过的人问,“先生您买什么?我带您看看。”而仅仅几米外的转弯处的另一栋大楼门口,则是人潮涌动,特斯拉停驻、美女发着宣传单。

一边是传统卖场的萧条,一边则是创业新潮的兴起。

传统卖场的没落已经没什么好讨论的了,但在创业服务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值得探讨。不同与创新工场这样的孵化器模式(既参与投资又提供场地,还提供投后服务),联合创业办公社P2提供另一种集合创业者的模式——改造传统办公空间、租赁给创业者,也就是提供联合创业办公室模式。

P2创始人Bob(中文名:郑健灵)对网易科技表示,做联合办公室是无心插柳的一件事。2012年,P2的第一个办公空间在上海,当时我们看中了一家类似798一样的废气工厂,把它改造成了科技创业空间,没想到迅速入驻满了创业团队,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目前,P2的创业空间一共有15个,其中上海有12个,北京有3个,分别在大望路、上地和中关村。现在已经服务超过250个团队,包括足记、周末去哪儿、小猪短租、杏仁医生等等。

在Bob眼里,传统孵化器更像个笼子,而联合创业办公室的自由度更高,但同样可以跟基金和创投服务机构合作,为创业者服务。

“在联合创业办公室里,各个创业团队之间可以做产品交流、互相提供试用意见。甚至一起分享零食,一起吃火锅,一起过节假日。”Bob说,我们更像一个社区,在吸引气质相同的团队不断入驻,同时入驻后也要遵循一些规则,比如午餐分享和团队之间的交流等等。

Bob在这与创业团队不断接触的五年里,也发现创业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创业和融资的脚步速度都在加快,现在一年就是个坎儿。我们现在创业空间里,有50%的团队拿到了融资,但大部分都死掉了,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ob这样说。“不过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原来创业团队失败后,团队就散了走了,但现在很多人才都能被空间里的其他团队‘就地消化’,蛮有趣的。”

目前,P2中的团队规模大都在30人以内,创业团队随时可以“带着电脑、带着想法”就入驻开始工作。相对于B2C的创新工场,P2更像是C2C的淘宝。

据网易科技了解,E世界40000平米的卖场,未来都将有可能转型成为这样的创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