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星表面冲沟地形疑为干冰所致 而非液态水

网易科技讯 12月22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十多年前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火星表面冲沟的痕迹。这些冲沟相对比较年轻,只有几百万年历史。这让科学家们激动不已,因为它们支持了火星近期存在液态水的理论。然而,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冲沟其实是由干冰块产生的。

专家表示二氧化碳干冰层围困了火星地表下方堆积的气体。这导致气体穿透泥土,产生奇怪的冲沟。“火星冲沟地形类似于液态水流动导致的地面泥石流,” 法国巴黎南方大学赛德里克•皮洛尔(Cedric Pilorget)博士这样说道。“(它们)被认为是火星在过去几千年存在潜在可居住环境的证据,然而,在非常寒冷以至于无法支持液态水存在的地下环境里也检测到冲沟的形成。”

皮洛尔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火星表面的计算机仿真对行星地下二氧化碳冰层和大气进行了建模。模型表明冰层下方的气孔可以充满二氧化碳冰,并在火星解冻的季节会经受不同程度的极端的压力环境。“随后产生的气流会导致表面材料不稳定,诱发气体润滑的材料流动,后者具有类似火星冲沟的地质特征。”

1888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范尼·弗吉尼奥·夏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宣布发现火星条状地貌网络,他将其取名为Canali,意大利语为水道之意。1971年,水手9号(MARINER 9)太空探测船的观测表明火星历史上或曾存在海洋和河流,但由于微弱的引力和稀薄的大气层,所有的水都蒸发了。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五艘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更多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有水。

2008年,凤凰号火星着陆器挖掘到一小块火星泥土,里面包含的物质在几天后消失了,这表明泥土样本里的水蒸发了。基于火星气候变化的考虑,其它亚表面水的证据也被证实了。2013年,火星好奇号探测器发现每立方英尺火星泥土里存在2%的水。

而大多数近期发现发生在几个月前,研究人员检测到火星滑坡上存在水合矿物的痕迹。有关冲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各执己见。大多数模型支持地下水出流,但这与沙丘和山峰上冲沟的形成不符。其它的模型则暗示了在火星轴线倾斜比现在更高的时期的融化雪水和地表冰。研究人员之前怀疑冬季覆盖火星极地和中纬度地区的二氧化碳霜冻才是罪魁祸首。在此之前,冲沟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个谜。

“我们总结火星冲沟形成于地质干冰过程,后者并不需要液态水的存在。” 皮洛尔博士说道。“这样的干冰过程帮助塑造了火星表面地形的进化。”这项研究包含了在冲沟非常常见的一系列维度和方向的斜坡上霜冻凝结的细致数值研究。这个模型模拟了火星表面的大气和温度,以确定二氧化碳会在哪里和何时凝结。模型预测的维度和滑坡与冲沟的一般分布相符,这些冲沟倾向于存在低纬度地区,面朝极地方向。

冲沟首次发现 于2000年,它被观察到存在一系列滑坡上,包括冲击陨石坑壁、山谷、高山、断崖和沙丘。它们大多数位于30度至60度的维度范围,这表明它们的形成受控于气候过程。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太空地质学家科林•邓达斯(Colin Dundas)博士审阅了这篇期刊文章,他表示火星环球探测卫星发现的这个不足100万年历史的冲沟地形最初被认为是火星地质历史上液态水坡面漫流强有力的证据。“在研究其它行星过程中,我们必须谨记在外星环境里,很可能存在不熟悉的地质过程。火星冲沟虽然看起来像液态水塑造的地形,但二氧化碳或可能才是幕后真凶。”

火星大气层里曾发现了水蒸气,火星地下也曾发现了水冰的痕迹。液态水的存在仍难以捉摸,如果冲沟的确是因为流动水所导致的,那么这极大的增加了在火星上发现微生物生命的可能性。(艾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