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网易科学专稿,网易科学为网易科技旗下科学类栏目,未经签约或授权不得转载。

网易科技讯1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从距今1亿3000万年的始孔子鸟 (Eoconfuciusornis)化石中确定了一种常见橙红色素——β角蛋白的存在。

距今1亿3000万年的始孔子鸟(Eoconfuciusornis)化石

据悉,始孔子鸟化石目前仅发现于我国河北省的丰宁地区,属于早白垩世,代表了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根据这项新研究,使得科学家能够有效复原恐龙时代古生物的外貌色彩。

羽毛化石是恐龙时代古生物色彩的关键

今年9月份,一项类似的研究报告详细说明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技术,能够确定化石中羽毛的颜色以及大小。

研究人员使用了大功率的X射线检测与羽毛内色素相关的化学物质。他们指出,这项研究有利于帮助其确定诸如始祖鸟、迅猛龙甚至于霸王龙近亲等古生物的颜色特征。

作为研究人员之一的曼彻斯特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菲尔·曼宁(Phil Manning)教授指出:“这些古代鸟类的羽毛化石中保留了特定的化学元素。通过对其分析,能够确定这些鸟类的外貌色彩。据悉,该研究主要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恐龙以及基干鸟类的羽毛颜色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据悉,基干鸟类是指那些处于鸟类进化链基础的史前生物。在上世纪80、90年代,鸟类羽毛化石中存在的这些微状体被认为是单细胞微生物。但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过去鉴定的鸟类化石羽毛中的微生物实际上是羽毛的色素体,也是形成鸟类羽毛五颜六色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化石中残余色素体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关于恐龙以及鸟类的外貌颜色行为特征以及生理习惯。

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恐龙以及原始鸟类的外貌颜色,此前有科学家认为甚至霸王龙也是有羽毛的

但是由于色素体和微生物大小形状都非常类似,因此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没能够有效区分中羽毛化石中色素体以及微生物。这也是中科院研究人员能够确定鸟类羽毛色素体意义重大。该研究对更好认识远古生物化石中的软组织结构、化石分子的保存以及羽毛超微结构的演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使用多种分子以及化学技术方法对羽毛中的色素体进行精确定位。这种鉴定方法名为免疫胶体金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的染色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

始孔子鸟化石目前仅发现于我国河北省的丰宁地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泮燕红指出,“对羽毛化石中提取的微体以及相关基质进行的多重独立分析证实了这些微体确实是是色素体。“

该研究能够通过分析羽毛化石中蛋白质的结构来鉴别特定的色素体,从而确定早期鸟类和恐龙的真实颜色。

恐龙到底有没有羽毛

迄今为止,古生物学家对于恐龙是否有羽毛意见不一。

事实上,羽毛很难像皮肤和鳞片一样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虽然科学家也发现了一些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但实属罕见。

2014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非兽脚类的恐龙化石,似乎带着羽毛。对此,引发了关于所有恐龙都会有羽毛的相应猜测。

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这种爬行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其鳞片已经演变成羽毛。但其他科学家则持相反意见,认为仅有少数几种恐龙会有羽毛。(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