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20 2017网易年度态度大赏,“逆光也清晰”X20全面屏手机和“各有态度”网易新闻,携手照亮每一个发光体,邀您来为各明星助力!

[他是谁]

郑永春,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

vivo网易有态度人物盛典专访郑永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vivo网易有态度人物盛典专访郑永春

当下,越来越多90后甚至00后年轻艺人开始在电影、电视、音乐等诸多领域崭露头角,这些年轻人往往个性鲜明,有明显的“个人化”标签,而那些崇尚科学,都很喜欢“燃”这个字,作为科普作家的郑永春表示,能让他很燃的动力,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科学,通过做一些科学普及、科学教育,或者写了一些科普文章之后,会有电视机前、网络前更多的人,可能会达到几万人,有一些科普文章可能达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来看。

提到,当下最热的引力波,郑永春表示,有了引力波之后,我们可以用引力波的天文台、引力波的探测器来听这个宇宙的一些动静。同时,引力波的观测会变成,除了各种望远镜观测宇宙之外,天文学上新的观测手段,以后用一个引力波的探测器来看宇宙。

谈到对科学的态度,他表示,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来做科普,只要有能力的科研人员,都应该尽量做一点科普,因为是社会很需要的东西,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

以下为网易科技专访郑永春实录:

网易科技:现在90后都很喜欢“燃”这个字,您作为科普作家,感觉最热血、最燃的事情是什么?

郑永春:因为我现在为止已经做了一百多场的科普报告,然后写了两百多篇科普文章,也出了自己的科普书。我觉得做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动力在支撑我做下去的。首先,做科普报告也好,写科普文章也好,这个让我们能够面对更多的人来讲科学。原来我们自己做研究的时候,我们的文章、论文,其实是非常小的同行里面看的,看这个文章的人可能不会超过10个人或者会更少一点,或者会稍微多一点,也不会太多。

那么做了一些科学普及、科学教育,或者写了一些科普文章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科普报告,像今天这样的,动不动就上千人。可能会有电视机前、网络前更多的人,可能会达到几万人。更多一点的,我们有一些科普文章可能达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来看。这样的话,我觉得是有一个动力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科学。我觉得这就是一些动力吧,也就是你说的让我能够燃的动力吧,就是我觉得大家对这个领域感兴趣,那么让更多人能够来支持这个领域,就是一件好事儿。

网易科技:引力波对于天文学界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郑永春:这对天文学来讲,以前我们是听到了引力波,这次我们是真的看到了引力波。比方说第一次我们听到引力波的时候,我们以前只能用眼睛来看宇宙,我们后面可以用耳朵来听宇宙。举个例子吧,我们以前观测宇宙都是用各种各样的望远镜,不管你是射电望远镜也好,光学望远镜也好,或者是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也好,它都是从电磁波谱的各个谱段来看这个宇宙。

那么有了引力波之后,我们可以用引力波的天文台、引力波的探测器来听这个宇宙的一些动静。所以我们才能够听到这个宇宙。那么前一次是几十家天文台同时观测到了引力波的源头的一些电磁信号。所以以前我们只是感应到引力波过来了,那我们现在真正地看到了引力波就在那。不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就是说明引力波的观测就变成了我们天文学上的一些常见的观测手段,除了我们以前用其他各种望远镜来观测宇宙之外,我们以后用一个引力波的探测器来看宇宙。

网易科技:就是以后观测引力波会成为一个常态,是吗?

郑永春:对。

网易科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您感觉自己最闪光的一个点是什么?

郑永春:最闪光的特点是我没有特点。我觉得人人都有优点,人人都有特点,人人也都有缺点。这个我觉得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普通人。不管是谁,都是普通人。我觉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网易科技:您刚刚提到了生活还有工作,您刚刚还提到了可能会有上百个讲座,像您工作这么忙,您是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分配的?

郑永春:有时候分配不好的。有时候也要有帮忙的、理解的一个贤内助。比如今天周末,本来应该在家带孩子的,因为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听到科普报告,那就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家里去。我觉得这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儿,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每个人也在从这个社会上获得什么,那么我们同时要回报这个社会。我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你不能只是在这个社会上索取,而没有回报。我觉得这是每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责任。

网易科技:您作为一位科学家,你对科普的态度是怎样的?

郑永春:我觉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情况来讲,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来做科普。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虽然我是科研人员,但是我也觉得不是每个科研人员都适合做科普,都需要做科普,都有能力做科普。但是我觉得只要有能力的,尽量都要做一点科普。因为这个是我们社会很需要的东西,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

网易科技:您如何理解 “有态度”?

郑永春:有态度就是说话要有观点,不要温吞水,不要和稀泥,要言之无物。也不能光有观点,还要有事实和证据的支撑。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讲话或者发表观点的时候,第一要有逻辑,第二要有证据的支持。而不仅仅是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