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什么?智能驾驶还能提前预判道路风险!

从新能源到无人驾驶,汽车行业转型的背后有科技的驱动,也有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由蓝海变成红海,用户体验已成为车企角逐的主战场。科技重塑着生活,智能驾驶正在颠覆人们对驾驶体验的想象与认知。

高精度地图在手,天下我有

普通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之间,只差一根USB数据线——通过USB线将智能手机与后视镜中的汽车CAN总线相连接,普通汽车就能开启“智能感知”模式:准确掌握每个车道的坡度、曲率、航向、高程等道路形状,了解每条车道的限速要求、推荐速度等准确信息。

如此强大的操作,是通过什么技术实现的呢?简单来讲,当手机和汽车联结之后,手机里的高精度地图数据就能与汽车的运行数据(惯导设备、GPS信号)相互融合、有机联动,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靠谱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与我们日常使用的地图相比,高精度地图具有更精细的坐标,其绝对精度要求在1米之内(而普通导航地图在10米左右就够用);同时,它也有更丰富细致的道路交通元素,这意味着它需要极其庞大的数据量。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已经有不少企业在这一领域获得了突破,其中,联想之星被投企业觉非科技是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中典型的科技新势力代表,依托于高精数据与融合感知决策方面的优势,觉非科技已打造出新一代基于 LBS 的智能 “数据引擎”,为自动驾驶产业提供高质量、全场景的高精地图数据与服务,并持续为汽车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等领域打造可靠、精准、安全的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

驾驶员解放双手不是梦

尽管无人驾驶离现实还有一定距离,但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驾驶员的职责。空调调温、座椅调整、音乐播放、导航或是收发信息,这些以前需要驾驶员亲自动手解决的事情,现在只需开口交代,车载系统都能一一代劳——这一转变有赖于高效的人车交互平台。

我们知道,驾驶环境是一个距离大致在1米以内的近场语音环境,不仅有人声,还有音乐声、发动机噪音、风噪路噪等。在这种复杂环境中进行人车“交流”是有难度的,不仅要对来自驾驶员及乘客的语音特征的分析、识别,还要过滤掉噪音干扰。

早在2019年,联想之星被投企业思必驰与乐驾科技就针对这一场景,共同推出了“车萝卜打造的智能车载机器人”(简称“车萝卜智能HUD”)。思必驰为车萝卜HUD深度定制了优化语义,让它能“听懂”用户各种个性化语言表达,从而通过语音操控就能轻松实现导航、路况查询、信息查询、听歌搜歌等功能,该应用被评为我国首批智能语音产品国家标准符合性测试优秀车载案例。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指出,高达94%的汽车事故与人为失误有关。是不是有一种科技能降低这方面的风险呢?答案是肯定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简称“ADAS”)能在驾驶员反应前判断危险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也能大幅减少驾驶员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

当车辆搭载ADAS系统时,其安全节能系统能够通过感知设备获得前方车辆的运动状态及车道线信息,并结合内置的驾驶模型,提前预判车辆之间安全距离,并评估安全态势。一旦遇到紧急情况,ADAS则随时准备对车辆进行动力干预,防止突然发生急刹和碰撞等情况,为驾驶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将ADAS纳入汽车交通法规,在这方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不过,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之下,相关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国内ADAS的装配率也正在逐步提高。

同时,更多科技企业也在这一领域持续研发投入,致力于创造更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以联想之星被投企业清智科技为例,其主要研发商用车先进辅助驾驶系统,涵盖了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

从更便捷、舒适的操作体验,到至关重要的驾驶安全,科技不仅为汽车带来更多科幻气质,也在为更快速、高效的现代生活不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随着政策的支持、投资市场的长期关注,未来更多资金与顶尖的人才将涌入这一行业,不断创造更好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