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侯建国院士就任中国科学院新一任院长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中国科学院官网最新信息显示,物理化学家和纳米材料专家侯建国院士已就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成为继郭沫若、方毅、卢嘉锡、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礼之后中科院第七任院长。

据中科院官网介绍,侯建国,男,汉族,1959年10月生于福建省,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与结构、单分子物理与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

侯建国200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15年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6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2017年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2018年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侯建国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化学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多个重要科技奖项。

中科院官网更新信息还显示,阴和俊出任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

另据中科院4日消息,应澳门科技大学邀请,已卸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的白春礼院士,以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身份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访问澳门特别行政区。

据了解,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科院自1949年11月建院以来,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中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个人简介:

来源:科技日报

侯建国,汉族,1959年10月生于福建省。博士,物理化学家和纳米材料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与结构、单分子物理与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

200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5年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6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2017年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化学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等多个重要科技奖项。

相关阅读:

侯建国:三千余名科学家在疫情期间取得一批科研成果

新京报快讯(记者 徐美慧)2020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今日(9月18日)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发表致辞。他表示,人类与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科学院紧急部署,迅速组织来自全国50余个研究所、3000多名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组成了400多个科研团队,以实验室为战场,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侯建国表示。

他介绍,在病原鉴定与溯源方面,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于今年1月5日成功分离病毒毒株,获得了全基因组序列,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疫苗与抗体研发方面,中科院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国内首个获批临床实验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全球首个获批三期临床实验的新冠灭活疫苗等。

在心理援助方面,疫情期间,中科院初期便启动疫情心理服务行动,在武汉建立了心理援助工作站,服务覆盖人群910万人次。在国际合作方面,中科院与多个国际组织及国家科学院等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流行病预防开展深入交流,牵头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重要科研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此外,中科院还向意大利、伊朗等国派出专家团队,将抗疫成果推广至海外,同时与巴西、泰国等国密切合作,启动病毒溯源和病毒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40多个国家的130余家合作机构和大学纷纷致函中国科学院,表示诚挚的慰问和坚定的支持。

侯建国表示,本次全球与科学健康论坛以科技研发与重大疫情防治为主题,以紧密围绕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等话题,将加快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科学院期望与全球创新机构科学家携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共同在科技研发与重大疫情防治等领域开展有效的合作与研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命与健康的科技难题,谋求共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