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创新技术新打法 物联网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物联网”这个词,我们听得多,但不一定都对它非常了解。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随着不断积累和升级,物联网技术逐渐从一个应用范围有限、安全性存疑的工具转变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出于优化管理等需求,全球48%的大型企业都在使用这项技术。数字化产业升级、消费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交互式发展,让物联网产业链逐步完善和成熟,全球物联网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这种发展浪潮下,我国物联网领域涌现了许多菁英人才,龚金来便是群星中最闪耀的其中一颗。

(龚金来)

物联网工程专家龚金来深耕物联网领域数年,现作为浙江惠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技术总监,持续孵化专业精细的物联网技术,深化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同时,他还担任是国际上唯一一所以计量命名的高校——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以育人者的角色推动我国通信工程智能化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对于科技产业来说,技术创新是首要条件,也是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龚金来多年的物联网研究经验为其后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他在物联网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也确实不负众望。

创新是科技产业延续生命周期的关键推力,龚金来深知这一点,他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通信安全监管系统V1.0”和“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监测与追踪系统V1.0”就是对“技术创新”的最好诠释。与其他新技术结合是物联网技术升级的方式之一,“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通信安全监管系统V1.0”将AI和通信工程技术融合,设置了智能安全监管模块、自动预警模块、自动取证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和传输终端模块。各模块交互运作,当智能安全监管模块实时监测到通信安全问题时,自动预警模块会向用户即时发送预警信息,自动取证模块便会自动采集和保存风险信息及数据,并传输到智能分析模块进行自动分析风险因素,最终传输终端模块将分析报告传送到用户端,其预警反应速度高于市场上大部分传统的通信安全监管系统,预警准确率高达97.15%。通信工程技术是物联网的重心技术,通信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技术联系,还能实现网络信息的远程传送,对于物联网技术来说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通信安全监管系统V1.0”不仅为各大企业、私人用户打造了一套安全可行的自动化、智能化的通信安全监管体系,还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升级通信安全监管技术产品的借鉴参考。

另外,龚金来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监测与追踪系统V1.0”则由数据获取网络、数据颁布网络、控制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四部分组成,其中包含集成有传感器、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各节点通过协议自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快速实现对数据的捕获、收集和保存,数据被快速整合、分析后经无线电波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最后再被输送到用户接收处。经用户查看后,系统还会对用户标注的特殊数据进行点到点的追踪,并持续向用户接收处反馈相关信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属于物联网技术中的两大“支撑性技术”之一,可应用于几乎所有的信息通信领域,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强大在于它利用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范围大、布设灵活、移动支持等优点,让物联网的信息交换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对通信数据的有效追踪率达到了95%,高于市面上多数追踪系统,在我国物联网发展进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之可贵在于所有创新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我国物联网产业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跃升到世界前列,离不开人的因素,究其原因是物联网工程师和科技企业坚守独创、原创的原则,是大家对于追求技术创新的执着。在这种大环境下,物联网产业必定会继续向阳。”龚金来对我国物联网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文/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