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引起网友热烈讨论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院长宋院士儿子中学发表 3 篇 SCI,其科研水平如何」。

图片来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有网友曝出,宋院士的儿子不仅在中学时期就挂名 3 篇 SCI,目前已经是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 2022 级的研究生,父子二人同在一个单位。好似一对「科研父子兵」在进行某种学术「传承」。

如此这般,不禁让大家好奇,宋院士的儿子一路顺风顺水,靠的是实力,还是「实力」?

高中就发表 3 篇 SCI,还是中大自招第一名

据爆料,宋同学曾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在高中期间一共发表了三篇 SCI 论文。其中,一篇为 2 作、一篇为 4 作,最后一篇为 5 作。

其中那篇 2 作的论文于 2017 年发表在期刊 Cancer Research(IF=13.3) 上,宋同学在这篇文章中的贡献可以说举足轻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而言,那时还是高中生的宋同学已经参与了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论文撰写和回复,堪称全能。

图片来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其余的两篇论文,一篇宋同学做出的贡献仅为样本收集,所以被列为第 4 作者,另一篇则干脆就没有列出作者贡献·,所以也无从得知宋同学在这篇文章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最后被列为 5 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从这三篇文章中,我们仅能看出宋同学可能跟着做了几个课题,但每个课题的参与程度并不相同,所以在论文中的署名顺序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这些论文应该在宋同学参加中大的自主招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中山大学自主招生的选拔条件,申请学生如果公开发表过论文,就可能获得参与选拔的资格,更何况发的还是 SCI,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超过 10 分。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

而宋同学也不负众望,成功拿下了当年中大自主招生医药类的第一名,顺利进入了中山大学就读本科。

图片来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有不少网友在质疑宋同学的实力,认为他一路来的顺利升学依靠的是他在其他方面的「实力」,父亲可以安排他早早地进入实验室,顺利地参与发表文章,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

但在前述问题的回答中,也有网友指出,当初宋同学每逢周末或者平日的晚上都会过来做实验,甚至要比一些博士、博后还要认真。

图片来源:知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截至目前,事件相关的两位当事人未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科研上阵父子兵

事实上,某教授的孩子发了xx文章在科研圈里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相比于宋同学,前天津大学教授张裕卿的女儿才是真正的「学术天才」。

2020 年,一封长达 123 页的举报信中详细列举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材料。

根据举报材料所述,张教授一共给自己的女儿贡献了 7 篇论文,其中一作论文 4 篇,三作论文 3 篇。

但是张同学从未到过实验室,三篇三作论文接收时,还在上高中,而凭借这些造假论文,张同学先是被顺利保送到天津大学读研,后来又被保送至澳洲读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举报材料截图

事件在被曝光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作出对张裕卿的处罚。

也是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以及更多隐藏在暗处的事件,让大家对于「科研父子兵」更加警惕。因为这不仅会有学术资源的倾斜,更可能存在着对普通人权益的倾轧。

「学二代」

身为科学家的后代,能从父母处享受更多的「科学教育」,这无可厚非。但父母为其提供便利的边界在哪里更需要考虑。

此前就有六年级小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凭借《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图片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随后被曝光出该名小学生的研究在自己父母的课题组展开研究,并且与课题组研究的内容也完全一致。而其稚嫩的实验记录也与「高大上」的研究课题形成巨大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而后续的调查也指出,该项目违反了竞赛规则中「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规定。

显然在这起事件中,最让人感到义愤填膺的是:那些普通家庭的学生辛辛苦苦读到硕士博士,到头来还要辛辛苦苦地给导师的孩子代写课外实践报告;而导师们的孩子轻轻松松拿着报告参加各种评奖,又轻轻松松地在不知哪个环节就把普通家庭的学生比了下去。

父母总会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这是避无可避的人之常情;但宝贵的学术资源不是一份代代相传的「家产」,它从来都应当属于这个时代那些最勤奋、最智慧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父辈对子女的溺爱,但我们也必须明白,也有一些「学二代」的诞生,脚下淌着的是无数位普通学生遗憾的泪水——他们或许曾经天赋异禀,又或许胸怀大志,可最终都倒在了不公平竞赛的终点线前。

所以,我们也希望那些所谓的「学二代」,既然已经享受了科学家父母带来的红利,也至少要把这份或许并不属于自己的资源好好利用起来。

否则到头来,他们不仅浪费了来自父母和他人的资源,更有可能是在耽搁整个科学世界的前进。

策划:Lnysay

题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