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淘宝直播赋能,创业女性加“数”发展

当电商进入炽热化的5.0版本,当数字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实体经济赋能后,越来越多女性摆脱传统身份的枷锁,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优势,抓住新风口——淘宝去年年底推出的淘宝直播店,走到镜头前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开拓直播电商创业的新版图。

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经历了哪些阵痛,又是如何破局的?

(1)转型:主动破局拥抱变化

目前,淘宝平台上有三套店铺体系——淘宝个人店、天猫品牌店、淘宝直播店。与前两种店铺相比,淘宝直播店铺不需要货架式销售,只需要直播就可以,让商家100%全身心投入直播赛道。

来自江苏无锡的李丹,今年54岁,曾在老家无锡开过女装工作室,主营私人定制和高定,风格偏欧美化。2018年,李丹转战深圳,期待拿下更大的市场,却迎面撞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当机立断,将业务往“线上”转移,“杀”进淘宝直播。

李丹正在设计

瞄准淘宝直播这条赛道的,还有来自四川的邱敏。作为一个从工厂上班、与人办厂给品牌做代加工女鞋的创业女性,她敏锐捕捉到直播电商的商机,于去年年底和弟弟一起,将产品搬进了直播间。

彼时,32岁的王小优已在淘宝直播上做了多番尝试。同样是卖女鞋,由于竞争激烈,她和哥哥提高了直播频率:原本从晚上8点播到晚上12点,现在上午也加入直播,“从早上7点播到中午12点。”

与半路“出道”的她们不同,36岁的张心萌从2008年接触电商以来,就一直和老公守着童装的一亩三分地。“大家都在转型,我们也赶紧跟着做直播。”张心萌回忆,比起传统电商,淘宝直播对人的要求更高,“经常从早上10点播到晚上10点,中间没有替播。”当时张心萌刚生完二胎,直播中途还要给孩子喂奶。好在一些粉丝因为时间长,早已成了朋友,“都是做妈妈的,知道我的不容易。”她说。

张心童与丈夫在直播间

(2)立身:“努力的人没有淡季”

刚开始进军直播平台时,李丹她们并未选择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试过很多平台,也跟一些达人主播合作过,最后发现还是自己出镜在淘宝直播最适合。”李丹回忆,与达人主播合作不稳定,相比其他直播平台,淘宝直播对卖家更友好。

目前,李丹一个才开播两个月的店铺,平均场观已稳定在30000左右。“可能因为我是设计师,讲解衣服很专业,粉丝们都相信我。”李丹解释。

邱敏也面临过类似的抉择,走过不少弯路。“请了很多直播团队,投了很多钱,被人坑过,其他直播平台都试过,最后发现淘宝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平台,他们能给卖家资源和扶持,不会一味偏袒买家。”

不仅不会偏袒买家,淘宝直播还有淘小二全程指导这些初入行的主播们。也正是在淘宝的帮助下,最初主攻其他平台的王小优最终转向淘宝,通过多时段直播后来居上。今年端午假期,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王小优甚至从早上7点播到晚上12点,场观高达25w。“作为一个素人,这个数据我非常满意了。”

王小优在直播间

不过,有了平台的扶持,自身也不能懈怠,深耕淘宝的张心萌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修修图片写写详情页就好了,现在还要会拍摄会讲解,我都是一边播一边学的。”甚至在生了第三胎后,她一度边带孩子边直播,“很多人都说服装有淡季,但对我来说,努力的人没有淡季。”

(3)共荣: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转型直播电商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举措。

“以前我主要负责设计、对接各个环节、品控,现在我能和消费者面对面沟通。”李丹坦言,直播提供了一个她和粉丝对话的平台,自己能更快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应用到设计生产上。

“原来面对的是B端市场,直面C端消费者的机会不多。”在省去中间环节后,王小优发现自己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以一双女鞋为例,消费者的诉求是上脚舒服还是价格便宜,或者是款式漂亮?这些信息,王小优都能在直播的时候收集并在后续生产中作出反馈。

与消费者面对面,意味着人情味更浓更有温度。主攻母婴赛道的张心萌,粉丝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品质舒适亲肤,价格亲民,很多宝妈粉丝从一胎买到二胎,也因此与她成了朋友。当别人的直播间“一二三上链接”的吆喝声时,她却能和粉丝在直播间不疾不徐聊育儿和穿搭话题。

技术飞速发展,真诚成了必杀技。很少研究直播话术的邱敏,最习惯的直播形式是对着镜头,拿着一双鞋仔细讲解它的工艺、用料和设计,“我只想着一件事,把鞋子讲透。”为此,她还专门让生产线的工人来直播间给消费者讲解,“他们在一线生产,更专业。”

邱敏在工厂与工人沟通

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门店到直播平台,变的是渠道和形式,不变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这一核心价值观。以李丹、邱敏、王小优、张心萌为代表的这一批从淘宝直播中走出来的创业女性,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价值观,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才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电商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