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星期三)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文生视频工具Sora将如何改变科研?研究人员担心被滥用

OpenAI上个月发布了文到视频AI工具Sora,激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既蕴含着对技术潜力的兴奋,也有对其可能被滥用的担忧。

这项技术展现出了诸多潜在的积极面。例如,它可以把难以理解的文本,如学术论文,转化为更易于吸收的视频格式,使得复杂信息的传达变得更加直观。而在医疗领域,它能代替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咨询或解答疑问。它还能助力研究人员高效地分析和处理庞大的数据集,加速科研发现的过程。

然而,这项技术也预示着社会将面临一系列广泛的挑战。我们将不得不学习以全新的方式来评估我们所接触到的内容。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1、模型研究表明,木星冰卫星“木卫二”内部可能已无地质活动

木星的卫星木卫二(Europa)藏有冰下咸水海洋,被视为太阳系寻找外星生命最有希望的地点之一。然而,最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公布的两项模型研究显示,木卫二的内部可能在地质学上已处于“死寂”状态。这意味着岩浆可能无法在海底喷发形成热液喷口——地球上早期生命的理想孕育地,同时木卫二的岩石地壳似乎能够阻挡地震造成的裂缝形成。如果缺少热能和新鲜岩石的融合来推动海洋中的地球化学反应,木卫二形成适宜生命环境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这些发现对于木卫二是否能够支持生命的设想是重大的挑战。根据上周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美国宇航局(NASA)木星探测器“朱诺号”最近飞越木卫二时得到的新数据显示,木卫二冰下海洋中的氧气含量远低于此前预期。此外,2023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指出,迄今为止利用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寻找喷发羽流的尝试均未成功,这让人们对哈勃太空望远镜之前观测到的间歇泉的线索产生了怀疑。

2、不是灵长类动物独有,发情雌蛙会向雄蛙眨眼睛

《当代生物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雌性青蛙在向雄性青蛙眨眼,这是一种细微的动作,用以促使雄性青蛙进入交配的准备状态。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那些不眨眼的雌蛙,雄性青蛙对于眨眼的雌性青蛙展现出更高的接近行为。虽然传统上科学界认为眨眼作为一种社会信号,仅限于人类及其他部分灵长类动物之间的交流,但这项新研究指出,这一行为在动物界中的普遍性可能远超过先前的假设。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五角大楼打破长期沉默,公布有关不明飞行物视频

经过长期的保持沉默之后,五角大楼最近在其专门的不明飞行物(UFO)网站上公布了相关视频,标志着美国国防部对UFO现象态度的转变。

这些短视频展示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无法辨识的空中物体,包括出现在中东建筑物上空的球形物体、美国上空的奶瓶状物体,以及2004年美国海军记录到的类似“Tic Tac(一种糖果)”形状的物体。

此前五角大楼发布了一份报告,调查了近一个世纪的UFO目击报告,称并未发现有关外星生命或智慧存在的证据。

2、首个自然产生磁单极子被捕获,或为新一代数据存储和计算技术打开大门

科学家们长期怀疑宇宙充满了磁单极子,但这些粒子极难被捕捉。寻找磁单极子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学领域近一个世纪的研究焦点。

所谓磁单极子,是一种理论上的基本粒子,其特点是只具有一个磁极,拥有独特的北极或南极磁性。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提出了磁单极子的存在假说,他认为磁单极子与量子力学的原理相符,且一个单极子足以解释许多其他电荷行为上的谜题。

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以及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从自然界中捕获到了磁单极子。这些磁单极子源自于一种被称为赤铁矿的铁氧化物中,其特征在于电子的集体行为。牛津大学的专家解释说,这些单极子并非单个自旋围绕某个固定粒子旋转,而是众多自旋的集合状态,在一个奇点周围旋转。它们的形成得益于多体相互作用,产生了微小且局部稳定的粒子,并形成发散的磁场。

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量子难题——一个磁体的极点是否可以分离的问题,同时也可能促进下一代存储技术的发展。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一种功能类似超导开关的新型装置将推进粒子探测器的发展

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装置,其功能相当于一个超导开关,能够增强粒子对撞机中微观粒子信号的强度。该装置将促进新型粒子对撞机的运作,例如电子-离子对撞机。

在粒子对撞机中,当微观粒子在强烈的碰撞中产生时,它们会留下极为微弱的电子痕迹,从而揭示出宇宙中最细微成分的秘密。这些设施里的部分探测器通过利用超导性——一种在极低温度下实现零电阻导电的现象——来发挥作用。为了让科学家们能更精确地观测这些粒子的行为,这些微弱的电信号或电流需要通过一种能够将微弱的电光信号放大为可观测震动的装置。

美国能源部(DOE)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装置,该装置可充当“电流倍增器”。这种名为纳米冷冻加速器的装置是一种原型机,能够将粒子的电信号放大到足以暂时关闭材料超导性的水平,实质上创建了一种开关。

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专家表示,我们会将这些探测器中非常微小的电流引入到开关装置中,进而用其开启或关闭更大的电流。鉴于涉及高磁场,要为对撞机实验配备纳米冷冻加速器还需进一步的工作。

2、新型“GPS纳米颗粒”可为基底样乳腺癌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静脉注射用“GPS纳米颗粒”,它能够定位癌细胞,并向与肿瘤生长及扩散相关的蛋白质传递基因,从而有效打击致癌基因。他们在人类细胞系和老鼠模型上测试了这一方法,并报告说,这项技术可能为治疗难度较大的基底样乳腺癌提供一种更精确、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CSNano》杂志上,并且为该技术提交了一份临时专利申请。

与三阴性乳腺癌相似,基底样乳腺癌的发病率可能较低,但其治疗却要困难得多,主要原因是它们缺乏其他乳腺癌类型中可用的三个治疗靶点。此外,这类癌症通常更为攻击性,能够迅速生长并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这些扩散的细胞可能形成新的肿瘤,这一过程称为转移。

3、冬天如何感知和忍受寒冷?研究人员发现与冷感有关蛋白质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哺乳动物感知寒冷的关键蛋白质,这一发现填补了感觉生物学中的一项长期空白。这项成果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在冬季是如何感知并适应寒冷的,同时解释为何某些特定疾病状态下的患者对寒冷有不同的感受。

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种冷感应受体蛋白——GluK2(谷氨酸嗜离子受体kainate型亚单位2)。在最新的研究中,该团队在缺乏GluK2基因(因此不能产生任何GluK2蛋白质)的老鼠上验证了他们的假设。通过对老鼠在温度变化和其他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反应,研究小组发现,尽管老鼠对高温、温暖和凉爽的温度有正常反应,但它们对寒冷刺激却没有反应。

GluK2蛋白主要分布在大脑的神经元上,负责接收化学信号,以促进神经元间的通讯。此外,GluK2也在外周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外)的感觉神经元中表达。

4、面向健康监测的柔性AI光电传感器:像人脑一样运作

人工智能的潜在用途是巨大而具有变革性的,然而,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以非常高的能源成本为代价的,特别是在健康监测等大规模中应用时。

实现基于AI的健康监测和生物诊断需要一个独立运行的传感器,而不需要持续连接到中央服务器。为此,日本东京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柔性纸质传感器,其工作原理类似人脑。这项成果发表在《先进电子材料》(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杂志上,标志着在健康监测和生物诊断领域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了实现物理储层计算,研究团队制造了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素和氧化锌的纸基光电突触装置。他们表示,这种设备能在适合健康监测的时间尺度上展现出突触行为和完成认知任务的能力。通过在由氧化锌纳米粒子和纤维素纳米纤维构成的10微米透明薄膜上制造金电极,研究人员成功模拟了人脑并行处理多任务的能力,创建了光电人工突触装置。(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