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错误的态度,就是孩子对人生的态度。好的批评,不是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我们要在人前为孩子保留自尊,让孩子在私密中感受到关怀。

——萨姐

作者:暖心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同样是批评,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改正,有的孩子走极端?

一个叫@夏林的网友说:10岁以后我就失去了母亲,我体会了后妈的滋味,我特别明白“同样是批评”背后的差距。

她将批评分为了“亲妈式批评”“后妈式批评”

比如:

·做错了题目:

“亲妈式批评”:你这里做得不对,你要用心去学,学了以后去改。

“后妈式批评”:你这个都学不会,你真是个大傻子。

·放学在路上贪玩不肯回家:

“亲妈式批评”:放学了就必须回来,太晚回家爸妈会担心的。

“后妈式批评”:就知道玩,一看就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网友说:我的亲妈严厉不善表达,但是一直在引导我成为更好的孩子。而我的后妈表面温柔,实际上总是在寻找我的错误,我时刻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

有的孩子能在批评中去上进,是因为父母是真的对孩子有着好的期待;

而有的孩子会玻璃心、抑郁、走极端,是因为:总是让孩子觉得“我是个糟糕的孩子”。

会批评的父母会让孩子变得优秀,不会批评的父母只会“摧毁”孩子。

尤其是这五种区别,真的会让孩子有不一样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一个让孩子自省,

一个令孩子自卑

一位网友曾经说过:小时候,她性格内向,总被母亲骂作“闷葫芦”。

后来,她有了几个朋友,母亲又开始挑剔她“少出去玩,一天天就知道出去鬼混”。

一次,她的考试成绩下降了,母亲骂她“整天和成绩差的一起玩,能有多大出息?”

那时候她特别讨厌母亲,因为每次只要一有事,母亲总会对她无尽地指责和挑剔,让她充满了挫败感和无力感。

东西买贵了骂她“乱花钱”,不打电话说她“白眼狼”,……

她说: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所以一直都很自卑。

有些父母看似爱孩子,其实是伤害。

一旦父母的评价中带着讽刺、挖苦、挑刺,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羞耻,会让他脑海里存在着“我就是个错误”概念。

接着就是自我贬低、自我怀疑,最终变得自卑。

蔡康永曾经说过:

“批评的目的在于打动对方,使得对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而不是贬低对方。”

是啊,批评孩子最关键的,是要唤醒孩子内在的自省能力,只需要让孩子知道“我犯了错误”。

不谴责、不侮辱,才能将错误变成属于他自己的经验。

哲学家梁漱溟的父亲在教育孩子上非常有智慧。

有一次他将铜钱弄丢了,却找到别人大声吵闹。

第二天,父亲在院子里一棵树杈上发现了这串钱,知道是他自己疏忽了。

父亲没有斥责他,而是写了一张字条:有个小孩自己把钱挂在树上,却到处寻找,与别人吵闹。

他看了纸条,赶忙出去寻找,果然在树枝上见到了自己遗忘的铜钱,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

好的批评是:提醒和暗示,去激发孩子的自省能力,让孩子自己去寻找错误。

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我的行为很糟糕”,才更容易树立正确的行为,做一个严谨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一个共情孩子,

一个只会对孩子发泄情绪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犯了错,父母骂孩子:“你说你怎么这么不省心!我整天这么累为了谁?你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玩手机,立马吼骂孩子,工作上的怨气、家庭中的怨气都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这样的行为在教育中被称为“发泄型教育”。

它最终会让孩子在父母愤怒的情绪里,忽视自身的错误而恐惧父母。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一位网友总结的特点很扎心:

永远在取悦别人;
没有安全感,害怕被抛弃;
很容易玻璃心……

靠吼骂来批评孩子,并不能改变孩子,只会养成孩子的脆弱心理。

批评孩子拼的不是父母的“蛮力”,而是“共情能力”。

在心理学上,共情就是一种体谅和关心,会对对方产生尊重和接纳,从而让对方感到愉悦的方式。

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些,会让孩子更坦然面对错误。

教育家贾荣韬分享过一个经历。

他的儿子骑自行车撞了一个小孩,花费了上千元的医药费。

儿子出于害怕,不敢回家。

他并没有着急批评,而是对儿子说:

“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其实你不必太责怪自己,谁能不犯一点儿错呢?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谁会无端给家里添麻烦呢?”

见父亲如此理解自己,儿子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我要是骑慢点就能绕过孩子,也就能避免这次事故。”

“共情”就是一种温柔且有征服力的教育方式。

尤其是父母在对孩子说出“我知道”的那一刻:父母会看到孩子的无奈、脆弱;孩子会看到父母的接纳与关注,让他心理更有安全感。

会共情,是为人父母最有力量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一个是鼓励孩子,

一个是否定孩子

一次,在餐厅看到一个场景。

吃饭时,一位妈妈严肃地质问女儿: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见女儿不吭声,她又骂:你是猪脑子吗?这么不长记性!

妈妈不停地在数落,完全看不到女儿一直往角落里躲的动作。

有人说过:孩子未来的好与坏,全在父母的一张嘴里。

是啊,有时候父母毫无分寸地否定孩子,就如同一种“语言攻击”,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两种反应:

一种是:让孩子产生深深的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

另一种是:贬低式的语言让孩子愤怒,为了维护自尊而反抗父母,叛逆,故意不听话。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曾说:

“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即使是批评孩子,父母也应该先鼓励,再建议。

心理学上有一个“三明治效应”,它将批评分为三层:

第一层:认同、赏识、肯定对方的优点或者是积极面;

第二层:建议、批评或是不同观点;

第三层: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

它会将孩子的批评夹在鼓励和肯定的中间,让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中去改变自己的错误。

有一位妈妈是这样去批评孩子的。

她的女儿因为沉溺于打扮自己,导致学习常常不在状态,妈妈看了很焦虑。

一天,她对着正在打扮的女儿说:

“每天漂漂亮亮地去上学,上课的心情都变好了呢。”
“要是每天你的作业也能完成得漂漂亮亮,那就更好了,妈妈相信这也难不倒你的对吧?”

女儿爽快地答应了,从那天起,女儿在学习上明显用功了。

批评,不是每次都要用负面、刻薄的语言。

正向的鼓励永远胜过负面的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一个尊重孩子,

一个摧毁孩子的自尊

有一次,儿子在姥姥家吃饭,不小心将餐桌上的盘子打翻在地,姥姥当着大家的面训斥儿子“没教养”,甚至在大家面前数落了很久。

后来,每一次去姥姥家,儿子都不愿意去,问他原因,他说:“万一又被姥姥当众骂了怎么办,太丢人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批评,真的让我很没面子。”

有教育家提到过:

孩子3岁开始有自尊的感受,5岁的时候能感受到舆论的压力。

每个孩子都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孩子犯错,最忌讳当众批评,因为它犹如将“剥”开孩子的外衣,让他羞愧、尴尬、无地自容。

最终,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出现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更加不听话、不上进

香港情绪管理专家李中莹老师说:

一个人维持生存的基本原动力,是他的“自我价值”。

简单地说,就是自信、自爱和自尊。

因此,就算孩子有错,也不要当众批评孩子,要保护他的自尊心

席慕蓉小时候成绩并不好。

有一次,席慕蓉考试考了35名,她害怕妈妈责备,便偷偷将成绩单修改成了第5名。

妈妈知道后,没有骂她,还温和地说:

“老师怎么这么不小心,把成绩单弄得这么脏,有些都看不清了。你明天问一下老师,再把成绩告诉妈妈。”

她因为妈妈的话特别羞愧,最后主动承认了错误,还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好的批评,不是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

我们要在人前为孩子保留自尊,让孩子在私密中感受到关怀。

被尊重的孩子,更有毅力去对抗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一个是接纳孩子,

一个是对孩子冷暴力

有一个女孩说:

犯错以后,可以忍受父母的打骂,但却害怕父母不理我,这样感觉会让我深深地恐惧。”

女孩说,她曾经有过一次被妈妈关在门外的经历。

那一次,因为作业没写完,惹恼了妈妈,妈妈一气之下就将她关在了门外。

女孩说,当时无论她怎么道歉,怎么砸门,一遍遍地喊着“妈妈,我错了”都没有换来妈妈的心软。

她说:那种感觉真的会让人绝望,潜意识里的被抛弃感会一直伴随着。

批评孩子用“冷暴力”是最伤害孩子的做法。

用“不理孩子”的方式看似在逼孩子“就范”,其实是在否定孩子这个人。

这种批评让他们感觉自己遭到了冷落和忽视,在某一次犯错里,他们察觉到了深深的不爱。

孩子犯错,但却不是罪不可赦,父母要学会去接纳孩子的错误。

接纳是改变的前提,只有去正视它,才能彻底警示孩子。

一名14岁的男孩,因为偷拿了报刊亭的书。

父亲知道后没有骂他,而是对着他说:

人这一辈子都会犯错误,为这个错误我们也付出了代价,不要纠结在这个错误中,爸爸与你一起承担,好好学习和生活,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一次过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

父亲的话,每一个字都在告诉儿子:犯错后要学会去改变,学会承担责任。

是啊!犯错后要去改变错误,而不是去纠结错误。

被正向看待的错误,更容易被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看过一句话:

批评的关键在于批评要让孩子有所触动。

它不是让孩子认错,而是叫孩子学会思考;不是叫孩子认输,而是教孩子学会尊重。

孩子犯错不可怕,但是父母要学会:

让孩子改变、让孩子看到希望、让孩子有安全感,也让他学会承担。

父母对错误的态度,就是孩子对人生的态度。

把爱、接纳、鼓励、认同、尊重融入到教育中,让孩子在饱含爱意,唤醒他最大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