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澎湃新闻对莫言进行了专访,而与此同时,央视网与中国新闻网进行了相关报道。这可以说,是对毛星火的隔空打脸,因为毛星火一直在批评中国的媒体,说中国的媒体对莫言问题保持沉默,甚至还追捧莫言。

从这次主流媒体对莫言的专访与报道来看,官方对莫言的支持态度是一贯而不变的,是不会受到网络空间的鸡飞狗跳与流言蜚语干扰的。这是一种清醒而睿智的态度。一方面任凭杂音的存在,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的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澎湃新闻这次的采访,分了几个主题,前面的是关于文学创作的,其中,莫言再次强调了“好人坏人都当人写”的观点,特别之处不能把好人当作神来写。这些观点其实并非莫言首倡,反对脸谱化、强调多面性,早已有之。

后面是关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争议的问题。莫言对负面评论是理解的,能够坦然面对。他指出,换作另一个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下场”也不会比他好到哪里去,并说,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上,许多人其实是不具备评价文学与政治的素质的,而这部分人往往又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绪,或者说很容易被带动起来,属于只会喊口号那一类的。

莫言的不幸正在于,他成为了这种喊口号式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口。他对此有深刻认识,所以他说,换别人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好不到哪去。对此,反对他的人自然会说:那不一定,其他人的作品里只要没有抹黑祖国的,就没人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问题在于,当世的作家,但凡写得深刻的,都会触及那段被官方定过性的历史。比如呼声比较高的余华,其代表作《活着》没有例外。就连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故事的逻辑起点正是从那儿开始的。不深刻的作品只能自娱自乐。

莫言期待着中国出现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这可以理解为,希望看看第二个会受到怎样的评价,验证一下他的判断;也可以理解为,希望出现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来分担他的压力。这反映出莫言思想的局限性:对负面评论做不到完全藐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里假设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真的出现了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这位作家敢不敢去领奖呢?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肯定不敢去。此前我也这样认为,觉得中国的社会舆论已经把诺贝尔文学奖完全黑化了,永远不会再有人想要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们敬而远之。

但是,从这次主流媒体对莫言的专访,尤其是从央视网与中国新闻网的报道来看,我感觉到,由于得到官方的支持,如果真有第二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定敢去领奖的,而不会在意民间一部分人的喧嚣。而且我相信,如果有第二位作家获奖,官方依然会送上祝贺

在中国,任何一个作家,只要他的作品被允许公开出版,那么就意味着官方的认可,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家,官方是乐见被推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人民网曾说:中国文学要走出国门,也必须走出国门;中国作家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也应该说这是一种必然——莫言说,这十几年来,让他对互联网时代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种种遭遇与乱象,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我此前曾预言,莫言会把“起诉莫言”写进小说,果不其然,毛星火有希望成为故事主人公,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形象。莫言会如何刻画这样一个人物,如何剖析,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可以肯定的是,莫言会结合社会环境剖析人物本质。莫言在这次采访中说了,坏人也不会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也不会坏透气,尤其是,莫言认识到,“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主客观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星火这样的人,他这样的行为,之所以能在网上小鳅翻大浪,的确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也就是客观原因。分析下来,这种客观原因,就是中美关系对抗性加强,中欧中日关系随之下滑,反美反欧反日成为社会主流情绪。

至于主观原因,可以分析出两点,一是文化素养,一是流量诱惑。文化素养低,看不懂小说,容易进行断章取义。流量诱惑容易让人产生各种充当,像猫一杯那样的摆拍是方法之一,而消费爱国情感更是一条屡试不爽的妙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希望中国能再次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接受中国文化。这也是官方的期望。

最后以人民网这段话结束本文:

可以期待,莫言之后,还会有中国籍作家或华人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要作家敢于直视内心,只要不辜负这个时代,只要创作环境不断改善,有责任的作家必然推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补充说明一下:

所谓“创作环境不断改善”,是就官方禁忌而言,而非民间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