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政协会议后,李济深与朱德、宋庆龄等6人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而其中李济深还是毛主席亲自提名的。

但这个结果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部分人认为李济深曾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和蒋介石有过长期的合作。

这些议论也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里,为此周总理亲自表示,

如果当年和李济深联合割据能扩大,或许就不用长征。

周总理为何会这么说?李济深又做过什么贡献呢?

爱国革命思想的萌芽

1885年,清政府昏庸懦弱,无力与西方列强争夺自己的利益,在中法战争中法国不战而胜,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一年,李济深出生了。

十年后签订《马关条约》,随后的《辛丑条约》,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傀儡一般的清政府任人随意宰割。

受父母的严格管教,李济深从小学习优异,13岁前往大馆深造。

在八国联军的侵华后,李济深在母亲的同意下进入新式学堂,学习策论。

在这里他第一次能够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他第一次看清了清王朝腐败统治下,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萌芽。

乱世书生无用,青年时期他毅然投笔从戎,进入军校深造,学习军事、政治,品学兼优。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李济深怀揣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军事才学到上海参战,加入了国民党。

李济深是“三民主义”的支持者,他坚信要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只有坚持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进行军事革命。

在国民党的数次战役中,李济深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成为了孙中山先生麾下的一员猛将,深受孙中山先生的信任。

而在多年的南征北战中,李济深卓越的军事才能得以施展。

孙中山先生看重李济深的能力,将筹备黄埔军校的重任托付给他,并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

国民革命军中许多得力干将都出自李济深的门下,在国民党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黄埔军校建成后,迅速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

那李济深为什么会完全改变政治立场呢?

李济深在母亲的教育下,深知劳动人民疾苦并且同情劳动人民,他是爱国爱人民的,但蒋介石不同,他看不上李济深,认为他不懂革命的意义。

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即使两人内心有嫌隙,但大体上还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但是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内部的暗潮涌动、权力斗争便进一步暴露且愈演愈烈,发展为内战,百姓长期饱受战火的摧残。

蒋介石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开始在国民党内排除异己,为了独揽大权,关押囚禁国民党元老,引起李济深的不满,认为他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

李济深数次劝阻蒋介石,却反遭蒋介石“永久开除国民党籍”,被剥夺军事大权,甚至拘留、软禁。

彻底使两人决裂,是在1931年蓄意已久的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寇用炮火轰开了中国东三省的国门,3000万同胞流离失所,掀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然而蒋介石竟然奉行“不抵抗主义”的投降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行径,引起民众愤慨。

蒋介石一边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边对自己的同胞进行疯狂围剿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