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3日,阳光灿烂,对于57岁的汪先生来说这一天意义非凡,在接受序贯式双肺移植手术后1个月,他终于出院。"没想到我现在戴着口罩还能正常呼吸,感谢医生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以后每年3月22日是我另一个生日,因为这一天我重获新生。"

汪先生因为长期从事高粉尘工作,又每天抽两包香烟,不幸患上了矽肺。这是一种因长期吸入含硅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使得呼吸功能逐渐衰竭的严重职业病。他和家人起初只当普通感冒肺炎等简单医治,后来汪先生胸闷变得越来越严重,稍微走两步路就会粗喘,甚至呼吸不上来要晕厥过去,生活也完全离不开氧气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汪先生入院时状态很差,换肺是他生存的唯一希望。3月22日当天,国家卫健委COTRS系统分配,汪先生配型成功获得了供肺。这个消息如同曙光照亮了汪先生黑暗的世界。当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肺移植及普胸外科主任韩威力主任医师带领科室骨干,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南大二附院)。肺移植团队历经12小时,结合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辅助成功为他实施了双肺移植手术

完成移植手术后,更重要的是术后管理。虽然移植供受体都经过严格配型,但毕竟不是"原装",肺移植后由于气管的血液供应较少,术后气管吻合口的愈合是一大难题。为了预防汪先生术后出现排斥、感染、气道愈合不佳等情况,浙大一院肺移植及普胸外科张稷副主任医师将ERAS加速康复理念代入,手把手指导术后康复的每一个环节。4月23日,经过积极康复训练后,汪先生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4500万赣鄱百姓"大病不出省"、家门口享受到发达地区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浙大一院携手南大二附院联手打造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大一院江西医院。为了提高该院医疗水平,浙大一院全方位输出"国家队"医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不断丰富科技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交流合作,现已完成59项新技术,其中9项填补江西省空白,浙赣医疗同质化发展成效不断显现。此次高难度双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深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里程碑式标志。

作者:刘海波

文:刘海波 图:浙大一院供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