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提出了新的规定,要求电池报废后必须运回生产国进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电池新法案意味着,电池制造商需要负责回收和处理其生产的电池。规定还要求电池制造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回收利用,确保电池易于拆卸、回收和再利用。

这还不能理解为欧盟是要把中国新能源锁死在国内市场的阴谋,但电池回收确实是一招杀手锏。

不少网友表示,这次我站欧洲这边。

——欧盟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中国的发展电动车只管头,不管屁股。

——电动车企业拿了国家补贴的都应该负责电池回收报废。

——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早该提上日程,手机、吸尘器、汽车等产生的废旧电池越来越多,处理不好造成的危害无法弥补。

——马上立法!电池生产厂家必须履行无条件回收利用处理废旧电池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去年6月,欧洲议会就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定只有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电池护照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模式,自行解决电池回收问题。这个法律文件,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视同仁的。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笑表示:“它对中国、日本、韩国,对欧洲自己企业都是统一的标准,在一个高标准下,它也会树立一个门槛,把一些劣币驱逐出去。谁能够达成这个标准,谁就进入这个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日报日报道称,欧盟《新电池法》对进入欧洲的新能源电池提升了标准,包括电池的生产、回收都有了一些新的规定。很多新的标准已覆盖到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制造、应用,直至其回收和处理。

当然,欧盟推出新法,确实也有利于其自身的逻辑:

一方面是欧盟确实是担心电池造车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保护欧洲的燃油车产业链,欧洲的电车普及率不高,设置电动汽车门槛,也是一种自保策略,环保理由也很合理。

但是,新法无疑是欧盟对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车打出的一记重拳。

电池污染,迟早要面对,别让电池回收成为掣肘新能源车的致命短板。

电动汽车电池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铅、镍、钴等,今年3月,“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话题登上热搜,也说明业内对这个问题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我们平时用的废旧电池,都不敢随便扔垃圾桶,担心污染,更别说庞大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研究显示,一个重20克的智能手机电池,据悉可以污染1平方公里的土地几十年。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对农田、耕地、饮用水带来大面积的污染,进而对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央视报道,中国新能源车报废进入密集期。到2022年底,已有51万辆新能源汽车报废,产生24.1万吨废旧动力电池。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车将超过3000万辆,2030年将接近1亿,2035年突破2亿。

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必然导致报废电池激增,到2025年,报废车量将达到1500万至2000万辆退役,到2030年,报废电池将飙升至35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庞大的废旧电池数量,先别说回收利用,仅仅是无害化处理都难于承担。

尽管全国已有190多家企业建立了10000多个回收网点,但规范化的回收率还不到25%,涉及到电池拆解、清洗、干燥等多个环节,要符合环保标准,投入很大,车企也没有动力去做这个事情。如果电池回收还没有好的办法,这可能是掣肘中国新能源做大的一大致命短板。

从积极角度来看,是压力也是动力,及早避免一场环境灾难。

欧盟新法,是对于国内不规范回收的一个严厉打击,毕竟国内电池出海就必须要符合这个标准。

不久前,“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话题登上热搜,很多人都开始关心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污染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显示,一个重20克的智能手机电池,可以污染1平方公里的土地50年。动力电池的正负极之中,存在镍、钴、锰等重金属,其中,镍被认为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金属,它能对废水、废气、土壤等环境产生较强的污染作用。

在电解质之中,含有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这些动力电池该怎么回收,又该谁去回收呢?

工信部在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也就是说,谁卖的车,谁就应该回收动力电池,但是事与愿违,新能源车企都不愿意做动力电池的回收, 原因还是工序麻烦还不赚钱。

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回收,投入非常大,很难盈利,对车企来说是出力不讨好,不如多卖几款车划算。

退役电池都流到哪里去了?答案是大部分都去了小作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有超过75%的退役电池,被没有回收资质的小作坊消化。这就意味着,规范化的回收率,还不到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作坊对于报废的电池,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再利用,改为充电宝、电瓶车电池或储能站电池。如果改造后的电池不经过严格检测,容易起火。

2023年,仅上海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020起,多数都是由改装的非标电池引发。

另外一种就是拆解回收贵金属,动力电池的锂、锰、镍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是在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污染物。

比如电解质,这些污染物有没有被妥善处理是一个问号,指望小作坊在电池回收过程中,完全符合有关规定,是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应对欧盟新法,需要在国内就把谁制造谁回收的模式跑通,国内的标准跑通之后,再将这一套方案沿用到国外,就有了现成的经验与模式,也就无需再担忧欧洲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刁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