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

在烟台山文化街区的大观美术馆

《繁花一一林公翔艺术作品展》

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驻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展由大观美术

联手著名美术评论家、作家、画家

林公翔先生精心打造

记者采访了林公翔

聆听他与艺术结缘半生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说起艺术作品

林公翔就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

“这幅作品的灵感来自‘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幅作品虽然没说徐先生是谁,但了解艺术史的人不难看出,说的是徐悲鸿先生。”……

“60后”的林公翔是福州人

出生在书香世家

福四中学习时接触了绘画

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期间

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州四中内留有林公翔所写的《惠泽园记》赋

“艺术评论是推动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力量,这是我从文学创作转向艺术评论的原因之一。其二则是因为自小的‘绘画梦’,使我更容易读懂艺术家们。”多年来,林公翔在各类报刊上撰写了上百篇美术评论,以其独到的审美情趣、精妙的学术点评和畅达的叙事风格,备受艺术家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福建青年杂志社主持编务工作时,林公翔特意为青年艺术家开设了艺术专栏,与许多青年艺术家进行了深入访谈。后来,他将这些访谈整理成近40万字的美术评论专集——《艺术福建——林公翔艺术访谈录》。林公翔说,他之所以撰写这部书,目的是为了发出福建美术的声音。

虽然没有进入专业美术院校学习绘画,但美术的情结一直萦绕林公翔心间,退休后他再次拿起了画笔。“评论家能够从事艺术创作,对艺术评论益处多多。”而这次的《繁花一一林公翔艺术作品展》便是他精心筹划的呈现,题材广泛,种类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扎根本土的美术评论家

在福建的艺术界

受过林公翔扶持的年轻人并不少

“我的恩师启功先生对学生的关爱,是我们要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年少时的滴水之恩,逐渐成为他做人的准则。正因如此,林公翔对青年艺术家也格外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福州工商学院图书馆一层,有一个《艺道方广一一林公翔教授收藏展》的固定展厅,那里陈列着上百件各类名家作品,包含国画、油画、漆画、书法等,其中也包括经林公翔扶持过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艺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接力。通过帮扶,希望能让他们更好展现自己的艺术风采,促进艺术多元的发展。”林公翔回忆,多年前他到厦门大学采访,发现有一位叫罗琰娟的女研究生,画得非常好。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位极具发展潜力的年轻女油画家。于是林公翔为其撰写了艺术评论,还为她在杂志上刊发作品。果不其然,这位当年的研究生如今已成为福建油画界重要的女油画家。

这几年,林公翔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并多方奔走,联系有实力的企业,希望打造一个由自己邀请名家提名的青年艺术家奖。

在林公翔看来

艺术家要有“原乡”意识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乡愁和对自身传统文化底蕴的主动挖掘。”林公翔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他在仓山区马厂街的意园住了近十年,这是他青春回忆所在,在此他创作出无数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对老仓山特别有感情,直到今天我家门口还挂着写有‘意园’二字的牌匾。”林公翔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以“意园”为主题,进行一系列的绘画创作。

林公翔说,他和父亲均是《福州晚报》的老朋友,曾在《福州晚报》开设过多个专栏。其中,1983年7月24日见报的《诗歌谈片》,是林公翔最早在《福州晚报》亮相的系列文章的开篇。他感概,时光飞快,记忆中的青春已渐渐远去,但胸中的热情从未曾熄灭。

记者 林舒颖/文 叶诚/摄

新媒体编辑 徐强

监制 兰超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