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千寻太湖石原石精品山子
规格:53×30×72cm
奇石很早就纳入了人们的视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醒石,被奉为开创赏石先河的鼻祖,后世程师孟曾为诗云:“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雅石经过魏晋之风的启迪,又受唐诗和禅意的深化,既可以“以小观大”卧游山水,又能寄托闲情,广受历代文人喜爱。
唐宋赏石之风的蓬勃发展,亦得之于文人雅士们的推波助澜。当时著名文人白居易、范成大、叶梦得、陆游、杜绾、赵希鹄等都是藏石大家。最值得传颂的是出现了苏轼,米芾这两个赏石史上最个性昭彰,最富传奇色彩的大艺术家。苏轼的雪浪斋,米芾的拜石图,一直被爱石者们津津乐道,相互传颂。
明清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从回复到大发展的全盛时期,此数百年间,中国古典园林从实践到理论都已逐渐发展成熟。赏石之风更为普及,奇石成为园林,书斋不可或缺的点缀品。明代精致的审美理念,也深刻影响到了造园选石和文房赏石。明代文震亨有言:“石令人古”,道出石中所蕴藏的几分兴味。也强调以小见大的意境。
天然太湖石,又名窟窿石、产无锡太湖者为贵。有水、旱两种,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宛转险怪,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古人多用于庭院布置。
太湖石外形奇巧,资源至明代渐显匮乏,晚明吴江人计成所著《园冶》言:“自古至今,采之已久,今尚鲜矣”。至清代,所见太湖石多为园林之巨石,而适于室内清供者愈加稀少。
此石为太湖石中之精品,石质青灰,质地坚硬,体型硕大,石表润泽,多面可视,瘦骨嶙峋中不乏雄浑之象,横看成岭,侧望成峰,形如云卷,灵飞若动,曲折盘绕,如伏若踞。引李渔《闲情偶记·居室部》之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依,所谓瘦也。”其色泽光湛莹朗,质如腊脂,温润如玉。细细品之,“瘦、漏、皱、透、顽、拙、丑、怪、灵、巧、秀、奇之美,兼而有之,数百中无一二矣,不失为古典赏石的典范。
底座配高束腰红木座,造型端庄,自然洒脱,不受拘泥,线条柔美呈现优雅情韵。此石多面可观,宜于厅堂书房案头陈设,富有神韵,给人精神上得到艺术享受,可激发苍茫悠远之感。
欢迎关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间雅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