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危机不知不觉已经9个月了,乌克兰大部分的装甲车辆已经被摧毁,很多装备都是依靠欧美日韩澳等国援助。比起乌克兰以前配备的,很多在软硬件方面高了一大截。但是它们援助的武器,大部分是考虑本国或者热点地区使用的,在乌克兰战场,这里的地理因素不太相同,有些已经出现水土不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防地雷反伏击车在道路上徘徊)

地理因素包括方面很多,主要就是天气,地形,植被生态等。

今年北半球暖冬,往年早已经大雪冰封的乌克兰还是很温暖的,虽然赫尔松,敖德萨,尼古拉耶夫等南部地区已经下过雪,但是总体温度比往年还是很高的。

南下的冷空气压倒北上的黑海暖湿气流,雪没多少,雨倒经常下。这些雨水在深厚的黑土积聚,不会短时间内变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制M777牵引式榴弹炮在泥泞里狂奔)

欧美援助了大量装甲车,卡车炮,牵引式榴弹炮等轮式武器,比如美国“悍马”,法国“凯撒”自行榴弹炮,美国M777牵引式榴弹炮,美国“海马斯”多管火箭炮。这些都是非常适合沙漠地区,美国大平原,西欧平原等地使用,甚至山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凯撒”卡车炮可以跋山涉水,在泥泞里不一定有高机动性)

在夏秋干旱的时候可以在年久失修的公路上高速机动,甚至碾压庄稼,从黑土地上的大平原穿过,现在呢?

可以经常看到乌军的欧美轮式装备深陷泥潭,在大路上行驶都漂移,不得不多发钢绳,车拖人拉。

可以说,如果俄罗斯多一点巡飞弹,一个月就可把前线那些深陷泥潭的装备轰干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卷风”火箭炮用的是MAZ的底盘)

俄方武器大多是继承苏联的,或者延承苏联的理念发展的,立足本地区冻土烂泥,山川湖沼地形,履带车自不必说,轮式车的底盘也比欧美的更加适应,钢筋铁骨,皮糙肉厚,影响小多了。最著名的就是卡玛兹,乌拉尔,明斯克汽车厂MAZ等系列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卷风”火箭炮用的是MAZ的底盘)

地形方面。乌克兰的大平原大家都知道,大片耕地之间隔了很远距离才有防风林,有些地方有一些丘陵,到处是树木。

欧美援助大量的反坦克导弹,火箭筒,这些射程太短了,“标枪”最大射程2.5千米,“陶”式最大射程3.75千米,“米兰”最大射程2千米,NLAW最大射程1千米,“古斯塔夫”最大射程1千米。

这些武器在基辅包围战,马里乌波尔,北顿,利西昌斯克等地的巷战,树林中伏击的时候很有用,对俄军各种车辆造成很大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宽阔的田野,防风林距离不短)

不过呢,在平原防风林作战就出现不足了,很多防风林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导弹火箭弹最大射程。扛着反坦克导弹穿过平地是非常危险的。

尤其现在俄军经常放飞无人机,飞出几公里侦察,发现工事和伏击小组,一顿炮火先招呼了。这些武器很少有战初风光了。

最近流出视频,“短号”发挥就非常不错,甚至用无人机定位打出了超视距反装甲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号”反坦克导弹远程打击村里的据点)

“短号”10公里射程,射手非常安全。不像“标枪”一样,发射小组一旦暴露,坦克炮经常能够打趴他们。

其他方面很多,比如步枪,泥水环境多,寒冷时候多,使有些北约步枪没法用,而AK系列随便玩。这在年初时候,很多乌军放弃欧美步枪就知道了。

土耳其“TB—2”无人机在纳卡战争,俄乌战争初期,现在土耳其打击库尔德发挥出色,现在在俄乌战场已经难觅踪影。俄防空部队老“道尔”,“山毛榉”就解决了。甚至更老的“黄蜂”也有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灰鹰”察打一体无人机)

美国政府已经拒绝向乌克兰提供“灰鹰”察打一体无人机,原因很简单,伊朗都不当回事,到乌克兰战场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