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月芹 5月14日,腾讯控股(00700.HK)和阿里巴巴(BABA.US)先后发布了2024年1月—3月财报。尽管两家公司的业务不完全重合,但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他们难免被相互比较。

这一季度,腾讯和阿里的营收都维持了个位数增长。腾讯营收同比增长6.34%至1595亿元,阿里营收同比增长7%至2218.74亿元。

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情况差异较大。2024年一季度,腾讯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净利润为503亿元,同比增幅54%;阿里的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1%至244.18亿元。

与往期数据相比,腾讯2024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Non-IFRS)都刷新了历史高度。不过,自2022年以来,腾讯也逐步进入低收入增长阶段:近三年一季度收入增幅分别为0.12%、10.71%和6.34%。而在2011年至2021年十年间,腾讯的一季度收入平均增幅约为38%,高峰时达到55%。

瞄准高毛利率业务

在一季度财报出街前,多家机构发布了业绩前瞻或盈利预测。大部分券商预测腾讯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加4%—6%,净利润增速介于20%—35%之间。从结果来看,收入增速在资本市场的预料之内,而54%的净利润增速远超预期。

腾讯2024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为53%,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这是造成净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的原因之一。

这主要源于腾讯两个方面的动作:

第一,增效明显,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业务快速增长。这些业务包括微信视频号和搜一搜广告、小游戏平台服务、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和理财服务。一季度财报将前三项业务称之为“持续培育的高质量的收入来源”。

有投资者在股吧表示:“腾讯现在是一家躺着赚钱的公司,与大多数国内大厂一样,注意力更多放在ROI(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上。”

在业绩交流会上,腾讯管理层回应投资者提出的利润率可持续性问题时说:“我们的三大细分领域——广告、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正在发生积极的组合转变,从低利润率的业务收入转向高利润率的业务收入。”他们明确表示,腾讯当前的利润率以及利润率上升的趋势都是可持续的。

第二个动作是降本。2024年一季度,腾讯的收入成本同比下降7.6%至756.31亿元,这是该数据近14年来的首次下降。腾讯在财报中解释,收入成本下降,主要由于内容成本和云项目部署成本减少。

三大业务新变化

在腾讯的三大核心业务中,网络广告业务最为亮眼,支撑起了一季度的收入增速。尤其是在占收入半壁江山的增值服务业务(包含游戏和社交网络业务)收入同比微降0.9%、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的情况下,网络广告业务一季度收入增长了26%至265亿元。

首先分析网络广告业务。从产品上看,腾讯的网络广告业务收入主要由微信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和搜一搜的增长拉动;从投放广告的行业上看,腾讯在财报中提到,“除汽车行业外的所有主要行业”的广告开支均有所增长,其中游戏、互联网服务、消费品行业的广告开支显著增长。

在业绩交流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将AI技术应用于广告业务,AI技术将如何推动广告市场份额的长期变化?

腾讯管理层称:AI驱动广告业务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其中的一部分公司,他们拥有的大量用户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AI技术的部署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推动点击率大幅改善,这种转变在点击率原本较低的广告库存中最为明显。

因此,腾讯管理层认为,广告支出将重新分配到用户时间长、参与度高的服务上,助力这些业务提升点击率,增加交易量。

再看增值服务业务中的游戏业务。2024年一季度,腾讯游戏业务收入481亿元,同比微降0.4%。其中,本土市场游戏收入为345亿元,同比下降2%。这是因为《王者荣耀》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和平精英》2023年下半年商业化内容较弱,导致两款游戏的收入同比下降,抵消了《无畏契约》《金铲铲之战》和《命运方舟》带来的收入增长。此外,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达到136亿元。

最后解读金融科技业务。2024年一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个位数,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线下消费支出增长放缓,商业支付的增长也在放缓;二是提现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用户越来越多地用自己的现金余额交易,或者将这些现金余额存入货币市场基金(如微信零钱通等),而不是将现金余额提取到银行账户,从而触发提现手续费。

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消费变得更为谨慎,但腾讯的理财业务收入增长不俗,在管货币基金规模不断增长。受益于低风险货币市场基金的代销,腾讯理财业务的用户数量与人均投资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

腾讯有意主动降低金融科技业务收入中的提现收入占比。腾讯管理层称:“提现费用是饮鸩止渴的一次性收入,我们并不纠结这方面的变化,我们希望钱更多地留在这里,不希望钱被提走,即使提现能够带来手续费。”

因此,腾讯希望用户把资金转移到他的理财产品中,不断创造理财管理费。腾讯管理层认为,长期来看,这是金融科技业务应该追求的收入模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月芹经济观察报记者

资深记者
城市与不动产新闻中心华南组负责人
新闻线索请联系:chenyueqin@eeo.com.cn